作者:王尚,北京市物理教师,高中物理网力学组主编。
把课后做作业与课本复习结合起来。做题的目的是什么?就是为了巩固课堂上学过的内容,把教材上的知识点搞扎实。做完了作业,同学们最好再温习一下课本,看看自己课本上的哪些地方没有掌握牢固,同样,我们在看课本时,也应该联想都做过与此考点相关的哪些题目?
做过的习题,不能做完扔到一边不管了,特别是有难度的或做错的题。很多物理难题其解题方法确实很新颖,第一遍是很难理解的,有的数学运算技巧等也很难做到彻底掌握(下次遇到类似的题未必能算出正确结果),这些题要分几次多看几遍才能彻底吃透。没什么高明的方法,就是多看几遍。
有的同学可能不知道哪些题比较经典,也有的同学可能想看一些典型题。(2)重视辅导书中的典型例题。任何一本辅导书中的例题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都是典型的案例,在课下,例题要多看,要把其相同的考点内容进行横向比较;分析相同点和不同点,这样有利于抓住问题的本质,提炼出一类问题的通用解题思路(或突破口)。
做完题后,同学们应多做反思,包括:对审题的反思;对思维过程进行反思;对解法多样性的反思;对题目本身及解法本身所存在的规律性的反思;对题目变化的反思,等等。
总之,学物理要耐得住寂寞,要有耐性;要通过对题目的深入、多次思考来进一步消化考点,归纳解题方法。
有学生问,考前如何备考?在考试前,您把考试范围内曾看过的典型例题再看一遍,回顾下这些典型题的解题切入点,理清分析思路,这对提高考试成绩是非常有帮助的同学们可以下次考前试试看。
很多学生家长向我咨询,说孩子课下学习效率很低。
我们先把这个话题放一放。原来文章中笔者曾向同学们与家长们提问过这样的问题:
同样的授课老师,同样的课本教材,同样的课后作业,同样的考试卷子,班里同学考试分数差异怎么会这么大?
从任课老师的角度看,我告诉家长们,孩子们只要课堂上认真跟着老师听,学习质量的差异并不是特别大。真正拉开大家差距的,是课下自学的这段时间。
我曾多次调研,与成绩较差的学生及其家长深入交流学习方法与学习瓶颈,深入解析为什么课后学习效率低,找到了根源:
经常遇到问题自己解决不了,逐渐失去了兴趣和自信。
没兴趣,没自信,没想法,基础也不扎实,这是很多物理差生目前的学习现状。
再加上知识越学越难,考试题越来越难,分数越来越低,你说孩子还能喜欢物理,课下认真踏实做题吗?
再加上周围有些老师、同学们不经意间的冷嘲热讽,内心抵制学习这再正常不过了。
那么如何改变这样的学习状态呢?早些年我一直都在思考这一问题,解决方案就是这样的一本物理辅导书:
我把我写的辅导书《物理自诊断》推荐给同学们,这本书最大特点是,我为书中所有题都录制了视频讲解。做题中遇到做错的,或完全没有思路的题,就扫题旁边的二维码就能看我的视频了。
这样,通过做题过程诊断出学习问题与知识漏洞,并通过扫码看视频把这些问题解决掉,提高做题的效率和学习质量。
很多学生做物理题,遇到难题自己不会做,就扔一边,久而久之知识漏洞越来越多,学习问题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这对物理学习而言是非常可怕的事情。
想考好物理,逻辑分析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总有学生抱怨,遇到难题觉得无从下手,其实是逻辑分析能力不过关。通过读题展开分析并找到解题的突破口,是解决任何一道物理难题的必经之路。逻辑分析能力从来自哪里?其实都源自课堂老师的讲解与思路引导。物理自诊断的每道题都有我的视频解析,遇到一道题没有思路了,扫码看我的视频解析过程,跟着我的授课思路来思考我是怎么结合题意条件一步步推理找到突破口的,特别是哪个地方困住自己了。提高分析能力,简单来说就是遇到难题知道怎么去下手找突破口,把学过的东西用起来,没有什么捷径,成绩好的学生也是一步步走过来的,需要积累,需要不断这样去听,去思考,去总结。
课后做题遇到困惑及时解决是非常必要的,很多同学就是习惯性拖延,导致漏洞越积累越多,物理越学越觉得难,越没有自信。物理自诊断这本书中的任何一道题都有视频讲解,不仅如此我们还提供完善的答疑服务。哪道题看视频依然有疑惑,或者有自己其他解题思路,都可以在公众号内来交流、探讨。
大家可以先扫下方的二维码,通过看视频了解下这本书。
再来简要梳理下:
1.这本书每道题旁都有二维码,扫码即可看视频,遇到学习困惑、障碍,及时有效查漏补缺,把知识点打牢固,把解题方法掌握住。
2.每道题的视频下方都有答疑链接,看视频还有不懂不理解之处,或有自己其他解题方法、技巧,可留言与我交流。
辅导书有很多,切实可行能帮同学们提高学习效率的,能够为同学们的学习提供答疑服务的是很少的。我觉得我的书还是非常不错的,推荐给大家。
可扫下方小程序码,在王尚老师小商店内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