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尚,北京市物理教师,高中物理网力学组主编。
课下习题演练要与教材温习相结合。做题的目的,就是巩固课堂上所学内容,把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公式、定理定律都搞扎实。做完了作业,最好再温习一下课本,反思一下,自己都在哪些考点上犯了错?
同样,在看课本时,也应该想一想自己都做过这个知识点的哪些题。
做过的题,也不能扔到一边不管了,特别是一些有难度或比较典型的题。很多物理难题其解题方法确实很新颖很难理解,有些逻辑推导或运算的技巧等也很难做到彻底掌握,这些题要分几次多看几遍才能彻底吃透。
有的同学可能不知道哪些题比较经典,也有的同学可能想看一些典型题。例题在复习中能起到很好的查漏补缺的作用,同学们要把其相同的考点与内容进行横向比较;多去总结解题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这样才能抓住问题的本质,掌握这一类问题的解决策略。
做完题后在反思上下功夫,比如,对审题进行反思;对解题思维过程的反思;对解法多样性的反思;对所考知识点命题规律性的反思;对题目变化及一题多解的反思,等等。
总之,学物理要耐得住寂寞,要有耐性;要通过对题目的深入、多次思考来进一步消化考点,归纳解题方法。
在考试前,同学们可以把最近一段时间看过的典型例题再快速看一遍,理清解题思路,这对提高考试分数是大有裨益的。
很多学生家长向我咨询,说孩子课下学习效率很低。
我们先把这个话题放一放。我曾经向同学们和家长们提问过这样的问题:
同样的授课老师,同样的课本教材,同样的课后作业,同样的考试卷子,考试分数差异怎么这么大?
从物理老师的角度,我告诉家长们,孩子们只要课堂上认真跟着老师听,学习质量的差异并不是特别大。真正拉开大家差距的,是课下自学的这段时间。
我曾多次调研,与成绩较差的学生及其家长深入交流学习方法与学习瓶颈,深入解析为什么课后学习效率低,找到了根源:
经常遇到学习难题被绊住,就逐渐失去了兴趣和自信。
没兴趣,缺乏自信,往往基础也并不好,这真的是很多物理差生当下的学习现状。
再加上咱们知识点越学越难,越学越多,考试题越来越难,考试分数越来越低,你说孩子还能喜欢物理,课下认认真真做题吗?
再加上有的老师、同学不经意间的冷嘲热讽,内心抵制学习这再正常不过了。
那么如何改变这个学习状态呢?我早些年一直都在思考这一问题,解决方案就是这样的一本书:
我把我写的辅导书《物理自诊断》推荐给同学们,这本书最大特点是,我为书中所有题都录制了视频讲解。做题中遇到做错的,或没有思路的题,扫题旁边的二维码就能看我的视频了。
这样,通过做题诊断出学习问题和考点漏洞,并通过扫码看视频把这些问题解决掉,提高做题的效率和学习质量。
很多学生做物理题,遇到难题自己不会做,就扔一边,久而久之知识漏洞越来越多,问题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这在学习上是一件很可怕的事儿。
很多学生物理学不好,分析原因时说老师讲的都都能听懂,可自己课下遇到难题就不知道怎么分析了。通过审题找到解题的突破口进行分析,对提高物理成绩是非常关键的;那么,如何提高分析物理题的能力呢?我觉得还是依赖听课,需要从老师那里取经;同学们的思维能力与分析能力百分之九十九都源于听课啊。物理自诊断的每道题都有我的视频解析,遇到一道题没思路,不知道如何下手,看我的视频讲解,思考我是如何审题找到突破口,并一步步展开的,这是特别关键的过程。只有多去听课,多去反思老师的解题思路,才能把自己的分析能力提起来。
自己实在研究不懂之处,就要及时请教他人。物理自诊断中的任何一道题同学们看视频还有疑惑可向我留言,所有的留言我都会抽空回复。只要您肯付出努力,想多做题,想研究题,愿意投入时间,我确保您能把这本书中所有的题都吃透,消灭掉。此外我还会在期中期末高考等考试前进行重难点预测和专题讲解,帮同学们提高物理考试成绩。
大家可以先扫下方的二维码,通过看视频了解下这本书。
再来简要做个梳理:
1.这本书每道题旁都有二维码,扫码即可看视频,遇到学习困惑、障碍,及时有效查漏补缺,把知识点打牢固,把解题方法掌握住。
2.每道题的视频下方都有答疑链接,看视频还有不懂不理解之处,或有自己其他解题方法、技巧,可留言与我交流。
辅导书有很多,切实可行能帮同学们提高学习效率的,能够为同学们的学习提供答疑服务的是很少的。我觉得我的书还是非常不错的,推荐给大家。
可扫下方小程序码,在王尚老师小商店内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