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下物理学习离不开做题,也离不开翻看课本。两者要有机结合,做到相辅相成,不能割裂开。
做题和阅读课本要结合起来。做题的目的是为了巩固课堂上学过的内容,把课本上的知识搞扎实,掌握住最基本的解题方法。
做完了作业,课本最好再翻看、复习下,结合做作业情况来分析下自己课本上的哪些地方没有掌握牢固;同样,在看课本时,也应该联想一下自己都做过这个考点相关的哪些题?
初中物理题灵活多变,可百变不离其宗,再难的题,也都可以通过教材上最基本的定理、定律和性质来求解的,不把这些内容夯实牢,就想着考高分,那是空谈。知识点之间的差异也要搞明白,这样才能快速选取你需要的公式来解题。
比如,功能关系和能量守恒在使用时的区别?滑轮组与杠杆有何关联?结合杠杆力臂大小来说明,动滑轮、定滑轮哪个能省力?
再比如,有哪些典型的扩散现象?哪个实验能够说明温度越高扩散越明显?
仅仅依靠看课本把这些考点掌握牢不可行。反过来,仅仅依靠做题把这些考点掌握牢也行不通。只有两者结合,做题同时联想课本,看课本同时联想题,才是最好的学习方法。
这样从做题回归课本,再从课本反馈到习题,反反复复的过程,就像是打铁一样,在不断锤炼这些物理考点与解题方法。踏踏实实坚持一段时间,物理成绩肯定能提起来。
落下的物理知识一定要尽快不起来
前面有些物理知识落下了,不用太担心。王尚老师为初中物理所有知识点录制了视频,且是免费收看的。同学们可以长按并识别下方图片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微信公众号(初中物理七百讲),即可查看七百多段同步教学视频。
关注公众号:初中物理七百讲
初中物理(chuzhongwuli.com)是特别难吗?是不是课堂上老师讲的怎么听都听不懂,怎么学都学不会呢?
肯定不是的。可为什么很多同学总是学不好、考不好呢?
并不是不够聪明;而是因为知识没学扎实,没理解透彻。
十四、五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们,习惯性高估自己的理解力和记忆力,觉得课堂上听懂了就会了,就没问题了。可一旦考试,就发现很多知识点并没有学明白。
初中物理有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前后内容联系紧,前后呼应,如同盖房子,前面是后面的根基。
很多学生学不好物理的原因,是因为前面的内容落下了,影响了现在课堂的听课。
原创作者:王尚,北京市物理教师。
文章版权归属:初中物理七百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