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下物理学习离不开做题,也离不开翻看课本。两者要有机结合,做到相辅相成,不能割裂开。
做题和阅读课本要结合起来。做题的目的是为了巩固课堂上学过的内容,把课本上基本内容和公式定理都搞扎实,常规的解题方法梳理清晰。
做完了作业,课本最好再翻看、复习下,结合做作业情况来分析下自己课本上的哪些地方没有掌握牢固;同样,在看课本时,也应该想一想自己都做过这个考点相关的哪些题?
物理题太多了,做不完,可题百变也不离其”宗”,考点还是那些,任何难题,都可以用课本上黑体字标出的定理与定律来求解的,这些内容的掌握是考取高分的基础。
另外,还要把各个不同考点进行对比和总结,找出一些解题上的规律性来。
比如,液体压强和浮力有何关联和差异?串联与并联在电流、电压的分析上有何规律?
再比如,有哪些典型的扩散现象?哪个实验能够说明温度越高扩散越明显?
仅仅依靠看课本把这些考点掌握牢不可行。反过来,仅仅依靠做题把这些考点掌握牢也行不通。只有两者结合,做题同时联想课本,看课本同时联想题,才是最好的学习方法。
这样从做题回归课本,再从课本到习题,翻来覆去的过程,在不断锤炼这些物理考点与解题方法。踏踏实实坚持一段时间,物理考试成绩肯定能提起来。
初中物理知识要全面掌握
如果前面有部分知识落下了,不用太担心。王尚老师为初中物理所有知识点录制了视频,且是免费收看的。长按识别下方图片二维码,关注我们微信公众号(初中物理七百讲),即可查看七百多段同步教学视频。
关注公众号:初中物理七百讲
我教授初中物理(chuzhongwuli.com)已经20年了,接触过太多太多的学生。初中物理内容难吗?老师讲的完全听不懂?怎么学都学不会吗?我告诉大家,绝对不是。可为啥有的同学考试总考不出好成绩呢?
并不是孩子们不够聪明;而是因为孩子们知识点没学扎实,没有理解透彻。
十四、五这个岁数段的孩子们,对自己的理解力与记忆力过分自信,觉得课堂上听懂了就会了,就没问题了。可一旦考试,就发现很多内容并没学明白。
初中物理有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前后内容联系特别紧密,就像是盖房子一样,前面是在为后面打基础。
有很多学生学不好物理,是因为前面有些内容落下了,影响了课堂的听课。
原创作者:王尚,北京市物理教师。
文章版权归属:初中物理七百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