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网

问:摩擦起电是怎么发生的?

王尚老师微信

最基本概念的掌握和运用是学好物理、考好物理的关键。

我把最近一些典型的学习问题做个整理。

转载请注明物理网地址(http://gaozhongwuli.com)。

物理知识点巩固

【问:摩擦起电是怎么发生的?】

答:摩擦起电方式:用摩擦的方法使两个不同的物体带电的现象,叫摩擦起电。

原因:不同物质的原子核,对电子束缚的能力不同。

摩擦起电的实质,就是电子在物体间进行了转移;摩擦起电后两物体的带电结果:两个相互摩擦的物体都带上了电荷,带电性质相反,且电荷量的绝对值是相等的。

高中生的生活

【问:如何利用油膜法来测分子直径?】

答:用油膜法测分子直径的原理:把油滴滴在水面上,油会逐渐水面上散开,形成单分子油膜。

如果把分子看成球形,单分子油膜的厚度就可以认为等于油分子的直径。

事先测出油滴的体积,再测出油膜的面积,两者做除法运算,即可算出油分子的直径。

【问:瞬时功率公式是什么?】

答:瞬时功率P=FvcosA,其中A为F与物体运动速度的夹角。

课本上功率的定义为P=Fv,指的是F与v同向的特殊情况,此时A=0;瞬时功率的的定义可参考做功的定义。

【问:什么是汤姆生枣糕状模型?】

答:在早期探索原子内部结构时,枣糕状模型是由汤姆生提出来的一种“原子外貌”概念,其观点是:原子内部质量与电荷量均匀排布,如同“糕点”一样,电子则如同枣一样嵌入在糕点之中。

卢瑟福的阿尔法粒子散射实验推翻了“枣糕模型理论”,卢瑟福提出了著名的“核式结构”概念。

【问:如何把学过的物理考点吃透?】

答:高中物理知识都比较抽象,吃透一个考点除了明白其概念外,还要辅助做一些题。

某个知识点的不同考法,可以命不同类型的题,每个类型的题练个两三次,加上参考答案的讲解,以及自己的归纳,你定能把这个考点吃透。

课堂老师也会集中的发该知识点的题目,这是一个好机会,要认真对待,把常出的题型记住。

王尚老师微信

扫码关注王尚老师微信公众号teacherws,免费获取物理教学视频资料。

   
收藏这篇文章到:

高中物理知识体系图

 

 

 

© 2001 gaozhongwuli.com 高中物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