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5年西城二模物理第24题(压轴题)解析2015年高考模拟西城二模物理第24题命题较难,超过了近几年北京高考压轴题的平均难度,特别是最后一问很难,估计重点班里也没有几个学生做出来。 这道题是2014年北京物理试卷第24题的变形,不过难度大了很多。王尚老师建议同学们把这两道题放到一起看,对你彻底理解这里很有帮助。 即便压轴题的难度很大,同学们应该顺着命题者的意思,应该列出几个公式,拿一些步骤分,这是解题和应试的技巧。高考的一份可太关键了。 比如,第一问的b,即便你不会利用微积分的原理求,起码应该列出来动量定理公式,有公式就有分数。为什么列动量定理?试问一下,是匀变速运动过程吗?所以求解t的公式,优先考虑动量定理,这样的求解思路,同学们要在课下认真梳理,不要等到了考场,再去想办法。 再比如:电流的围观表达式:I=neSv,这是利用功率求解必须的公式(宏观和围观联系起来的公式),写出来就有分数。 安培力(及其他外力)动量定理的应用,我考前与北京八中和161中学的学生很认真的分析过,他们这里都没有问题。最后一问考得比较难,八中的学生也只拿了两分,还好的其他地方基本上没有丢分,物理单科考了110,比八少平均分也高出一些。下面给出考点,原题和解析,文章最后,我把最后一问的功率分析和受力分析之间的联系做了推导,能力很强的学生,建议看一下,便于你理解为什么qE中的E是外界的电压U外决定的。这一步很难理解。 针对西城二模物理第24题,王尚老师特别强调如下2点: (1)是金属离子对电子的束缚作用,其实就是内电阻,因为束缚,有一定的外力,就会克服这部分力而做工,类似于克服摩擦力做功,就会产生摩擦热。这就是内电阻产生焦耳热的围观体现。 (2)是今年西城一模物理压轴题和二模的压轴题,都考到了宏观和围观的联系(微元法使用),这一点特别要重视,这可能是2015年高考物理命题的趋势。 2015年西城二模物理第24题考点知识点梳理:电磁感应、焦耳热、电路分析(电阻之比等于焦耳热之比)、微积分解决动量的问题、洛伦兹力与安培力的关系、沿着导体棒方向洛伦兹力做功的能量转化,功能关系(或能的转化与守恒定律)。
2015年西城二模物理第24题原题24.(20分)如图所示,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水平匀强磁场中,有一竖直放置的光滑的平行金属导轨,导轨平面与磁场垂直,导轨间距为L,顶端接有阻值为R的电阻。将一根金属棒从导轨上的M处以速度v0竖直向上抛出,棒到达N处后返回,回到出发点M时棒的速度为抛出时的一半。已知棒的长度为L,质量为m,电阻为r。金属棒始终在磁场中运动,处于水平且与导轨接触良好,忽略导轨的电阻。重力加速度为g。 (1)金属棒从M点被抛出至落回M点的整个过程中,求: a.电阻R消耗的电能; b.金属棒运动的时间。 (2)经典物理学认为,金属的电阻源于定向运动的自由电子与金属离子的碰撞。已知元电荷为e。求当金属棒向下运动达到稳定状态时,棒中金属离子对一个自由电子沿棒方向的平均作用力大小。 2015年西城二模物理第24题答案24.(20分)解: (1)a.金属棒从M点被抛出至落回M点的整个过程中,由能量守恒 回路中消耗的电能 〖2分〗 电阻R消耗的电能 〖2分〗 b.方法一: 金属棒从M点被抛出至落回M点的整个过程中,由动量定理 〖2分〗 将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可认为在每个小段中感应电动势几乎不变,设每小段的时间为Δt。 又 ,, 因为,所以 〖2分〗 解得 〖2分〗 方法二: 金属棒从M点被抛出至落回M点的整个过程中,由动量定理 〖2分〗 将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可认为在每个小段中感应电动势几乎不变,设每小段的时间为Δt。 则安培力的冲量 因为棒的位移为0,则 所以 〖2分〗 解得 〖2分〗 方法三: 金属棒从M点被抛出至落回M点的整个过程中,由动量定理 〖2分〗 棒的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 因为棒所受安培力 所以棒所受安培力F安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亦大致如此。 棒的位移为0,则v-t图线与横轴所围”总面积”为0,F安-t图线与横轴所围”总面积”也为0,即整个过程中安培力的冲量。 〖2分〗 解得 〖2分〗 (2)方法一: 当金属棒向下运动达到稳定状态时 其中 解得 沿棒方向,棒中自由电子受到洛伦兹力、电场力和金属离子对它的平均作用力f作用。因为棒中电流恒定,所以自由电子沿棒的运动可视为匀速运动。 则 又
解得 方法二: 当金属棒向下运动达到稳定状态时 单位时间内机械能减少 金属棒生热功率 回路中的电流 设棒的横截面积为S,棒中单位长度的自由电子数为n,棒中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速度为v,金属离子对自由电子的平均作用力为f。 则
所以 文/王尚,首发高中物理网,转载请注明高中物理网链接,并注明作者,谢谢。 扫码关注王尚老师微信公众号teacherws,免费获取物理教学视频资料。 收藏这篇文章到:
高中物理知识体系图 |
||||||
© 2001 gaozhongwuli.com 高中物理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