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网

问:波尔(氢)原子模型怎么理解?

王尚老师微信

高中物理网(http://gaozhongwuli.com)留言板是高中生与物理网编辑、老师交流的平台。
如下的这几个问题,是同学们在留言板问我们的,在此做一个答复,有同样疑问的同学可以仔细看看。
如下:

物理知识点问答

高中生

【问:波尔(氢)原子模型怎么理解?】答:波尔原子理论主要有三点:1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状态中。
2从一种定态(能级)跃迁到另一种定态(能级)时,它辐射(或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光子的能量由这两种定态的能量差决定,hv=E2-E1;3原子的定态是不连续的,核外电子的可能轨道的分布也是不连续的(只能在某定值的轨道上)。

【问: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有哪些?】答:摩擦力产生必备以下条件:1,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间存在压力;2,两者的接触面不光滑;3,接触的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滑动摩擦力)或两者有相对运动的趋势(静摩擦力存在),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问:自感现象是怎么产生的?】答:流过线圈的电流发生变化,导致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发生变化,就会进而产生的自感电动势,这个电动势总是阻碍线圈中原来电流的变化。
具体而言,当原来电流在增大时,自感电动势与原来电流方向相反;当原来电流减小时,自感电动势的方向与原来电流方向相同。

王尚老师微信

扫码关注王尚老师微信公众号teacherws,免费获取物理教学视频资料。

   
收藏这篇文章到:

高中物理知识体系图

 

 

 

学霸之道:勤于思考,善于总结,重视积累。© 2001 gaozhongwuli.com 高中物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