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网

大家要借助科学的方法,提高自己的成绩11-22精选

王尚老师微信

文章系物理站编辑组原创,谢绝转载。

很多的学生上了高中发现物理一下子变难了,物理难在哪里,却并没有仔细分析过。高中和初中的教学差异是非常大的,这里的差异不仅仅是在物理上,各科都是如此。物理可能更抽象,更看不见,摸不到,想不到。高中物理和初中相比,难点之一便在于教学内容上面,高中物理的知识体系庞大,理解起来也较困难。

物理虽然难,总有学好的办法来帮助我们攻克它。

下面我们就来介绍几个学习方法。

●用网络上免费名师授课视频给进一步巩固课堂知识,给自己“开小灶”。

课堂老师的讲解是非常关键的,我们一定要注意听讲。如果有一些物理知识落下了,这时最好把网络上的教学视频利用好;在这里笔者给大家提个醒,高中物理知识学习一定要及时,不要把问题积累起来。

在高中物理网首页就有教学视频专区,这些物理视频都是免费的。希望这些视频能为大家物理成绩的提高尽一分力。在这里,笔者向高考生推荐《经典百题系列》,向基础较弱的学生推荐《力学基础巩固》系列视频。

免费查看教学视频:物理名师教学视频

●课堂认真听课,主动跟着老师的思路走。

学校物理课堂上老师是一对多的讲课,再好的老师也不可能照顾到所有的同学,所以说大家要要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听。物理课堂是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可以说是我们物理的“第一阵地”,高中物理教学进度很快,课堂如果落下了知识,势必要占用课下的时间去补救,这就会影响做作业等其他时间。物理课堂要认真听,多开动脑筋,思考老师的问题,跟着老师的思路走。

如果你的物理知识已经落下了,或者觉得学校老师水平不能满足你的要求,你可以到物理网来,我们为您精心准备了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版块(http://gaozhongwuli.com/zongjie)。这是一套来自全国各地名师联合打造的一套免费教程,并配有若干同步视频,欢迎大家观看。

●俗话说“万变不离其宗”,课本知识是源头。

大部分的物理题考验考生对于知识的理解水平,很多错题的原因还是你对于物理知识的理解水平不到位。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你学过的知识没有“刨根问底”,有点明白就放下了,如此不求甚解,积累了一些夹生饭,关键时刻拿不定主意。这种情况应该避免。对于物理成绩中等或不好的学生来说,还是抽点时间把课本上的内容从头到尾过一遍,把课后题也认真做一遍吧。现在不是你和别人比拼谁做题多的时候。

●勤奋思考,磨练思维。

很多学生物理学习上课堂听都懂,可是要自己独立完成课下作业却往往是一筹莫展。这主要是因为考生对这样的“听懂”仅限于对题目解法的“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没有理解老师在解题之前的探索经历,对公式及其使用一知半解,这就进而造成了思维能力的匮乏。在课堂和课下,我们都要积极思考,遇到问题,不是简单的随着应付,而是探究“其所以然”。

高中物理网的归纳区总结很多常考的考点,都是免费公开的资料。类似于“求解能量最常用的4个方法”,“静电场性质归纳”,等等,这些资料对大家的学习很有帮助。

●做错的物理题要重视起来,利用起来。

古语有云,知错能改,善莫大焉。题目是做了不少,做5道,忘3道,效率必然低下,能力提高也慢。把做错的的题目集中在一起,学而时习之,下次不再错,持之以恒,想成绩不提高都难啊。

没有错题本?没有关系!高中物理网主页上有物理错题本版块,编辑们专门为大家整理好了经典的错题。我想,借鉴他人的错题来提高自己的物理成绩是个不错的方法。我推荐大家下载下来,并拿出时间好好去分析。

●多与周围的同学交流经验。

很多学生到了高中就不喜欢问老师问题了,前文已经提到了高中物理的难学问题,因此遇到问题笔者建议你要至少应该多和周围的同学商量。很多时候同学给你的提示比老师的还要到位,毕竟你们都是学生,最明白可能在什么地方想不明白。高中的学习本身就很枯燥无味,课业压力又大,和同学打成一片对学习是非常有帮助的。

●课下很多琐碎时间是有待开发的宝藏。

时间是最宝贵的财富,没了时间就什么也不能做了。高中学习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利用时间,把能抓住的时间都有效利用起来。比如,上厕所的时候、头睡觉前的几分钟、散步回家的时候、睡觉前、等车时、走在路上、吃饭的时候等等。在这些琐碎的时间里,我们可以把当天物理老师讲的重点内容回忆一遍,以达到强化的目的。同学们千万不要小看这些时间,积累起来,是很吓人的。

提高物理成绩要讲方法,方法体现出来效果贵在坚持。你只要努力坚持上述方法两个月,你的物理成绩一定会提高。

在文章的结尾,我祝愿同学们物理学习进步,考入理想的学府。

文/王鹏老师;笔者系物理网专栏作家(兼)、北京教师。文章发布于高中物理网(gaozhongwuli.com),严禁转载。

王尚老师微信

扫码关注王尚老师微信公众号teacherws,免费获取物理教学视频资料。

   
收藏这篇文章到:

高中物理知识体系图

© 2001 gaozhongwuli.com 高中物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