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网

高中物理考点解惑之永不停歇地做无规则热运动

王尚老师微信

作者:王尚,北京市西城区物理教师

一些学生在我的微信公众号:王尚,中提问了几个问题。我把这些问题与简要的答疑做一个整理。

物理学习

学生问题与王尚老师回复

问:能利用动能定理研究多个物体吗?

答:在所研究的时间段内,如果两个(多个)物体运动情况完全一致,能看成一个整体,可以利用动能定理来求解。

如果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不能用动能定理。

推荐文章:动能定理

http://gaozhongwuli.com/zongjie/kaodian/43171.html

问:分子动能指的是什么?

答:构成物体的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所具有的能量叫分子动能。

物体内大量分子永不停歇地做无规则热运动,对于每个分子来说,都有一定的动能。

由于物体内各个分子的速率大小不同(方向也不一样),也在不断发生碰撞,所以说各个分子的动能大小一般是不同的。

研究物体的能量,我们一般分析的是物体的平均动能。

更为详细的解析请看文章:分子动理论

http://gaozhongwuli.com/zongjie/x33/468207.html

问:安培力推导出洛伦兹力的过程?

答:电流的微观表述公式I=NqSv;

F安=BIL,代入后可得F安=Bvq*NSL;

其中N指的是单位体积粒子数(体积密度),SL乘积为体积。

安培力可以认为是大量粒子所受洛伦兹力的合力,显然f洛=Bvq;

F安表达式中的NSL为长度L导体棒上粒子的总数。

更为详细的解析请看:安培力与洛伦兹力

http://gaozhongwuli.com/zongjie/kaodian/43297.html

物理学习

适量多做练习,通过习题演练来诊断漏洞

从提高考试成绩角度看,学好物理一定要立足课本基础,不仅如此还要能灵活运用这些基础来解题。做到这一点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儿,这需要一个积累的过程。课后的习题演练是必要的,一本好的辅导书对同学们学习帮助很大。我把我写的物理自诊断这本书推荐给同学们,这本书最大的特点是每道题都配有我的视频讲解,遇到没有思路的题,扫题旁边的二维码即可看我的视频讲解。这样通过做题,就能快速诊断出自己的学习问题与漏洞,并及时补起来。做题遇到问题要及时解决,同学们不要把问题往后拖。我想同学们都知道,咱们高中物理知识前后联系紧密,积累了很多问题后面的听课都会吃力。在考场上同学们遇到的问题,有很多是平时作业中没有重视起来的,没有认真对待彻底解决掉的问题。同学们不妨回想一下最近的几次考试,是不是这样的。

分析能力对物理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很多同学拿到一道题总觉得无从下手,其实就是逻辑分析能力不过关。分析能力哪里来,其实都是源于老师的讲解与引导,物理自诊断为同学们创造了这样的学习条件,可以结合题的视频,跟着我的思路来一步步分析,既是学会这道题的过程,也是锻炼自己思维能力的过程。

课后做题遇到困惑要及时解决掉。很多学生学不好物理或其他科目,就是习惯性拖延,导致漏洞越积累越多,越学越觉得难,越没有自信心。物理自诊断这本书中的任何一道题我们都提供完善的答疑服务。看视频后这道题还是有疑惑,理解的不够透彻,或者有别的解题思路,都可以在公众号内来交流、探讨。

在高中阶段,提高物理成绩,一朝一夕之功是不行的,而是依赖日积月累,水滴石穿。只有平时多付出努力,乐于吃苦,用于吃苦,把功夫下到,考试时拿到高分是水到渠成的事儿。这个过程很漫长、难熬,却也充满收获感。越是难做到的事儿,做成了越难以被人超越。

如何才能学好物理考出高分?我觉得这三个方面是必须的。首先是学习心态,同学们在内心一定要勤快,乐于付出,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请同学们记住我的这句话,提高成绩,超越他人,永远都是个水到渠成的过程。第二,学习方法要科学、高效,要不断改进自己,而不能死学傻学。最后一点,就是课后辅导书要高效,要多做典型题,要能通过这些题找出漏洞,诊断出问题所在,并及时攻克。

同学们可以反思下,是不是这样?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希望同学们能够不断改进提高自我,不断超越他人,学好考好物理!

物理自诊断每道题都有视频讲解的辅导书,每道题都是一次自我诊断,快速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学习更高效,考试考高分。我为书中的题提供答疑,任何题看视频还有疑惑或自己的解题方法,都可以与我交流探讨。请微信公众号搜索:王尚,咨询购买。

原创:王尚,北京西城教师,文章版权地址

http://e.gaozhongwuli.com

归档日期:2021-08-22 12:06:30

版权归属:高中物理网

http://gaozhongwuli.com/

王尚老师微信

扫码关注王尚老师微信公众号teacherws,免费获取物理教学视频资料。

   
收藏这篇文章到:

高中物理知识体系图

 

 

 

学霸之道:勤于思考,善于总结,重视积累。© 2001 gaozhongwuli.com 高中物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