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分享几个高中阶段的物理学习方法2012-11-14-精华本文系高中物理网编辑原创作品,未经物理网允许,严禁私自转载、节选。 很多家长和学生刚踏入高中学习就开始讨论高中物理难学,“一听就会”,“一练就错”,“一过就忘”,成为了制约成绩的“三一法则”。这说明学生对所学知识了解不深刻,同时,学习方法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笔者推荐如下的学习方法帮助大家改善自己的学习方法。 ●上课认真听讲,紧跟授课思路。 物理课堂听讲效果对物理学习非常关键。成绩不理想的学生,问题十之八九出在课堂听讲上。课堂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最好用铅笔写几个字或警句来提醒自己。另外,要注意休息,以免课堂犯困。 如果你物理基础知识并不牢固,笔者建议你到物理网的基础知识巩固专区(http://gaozhongwuli.com/zongjie)去免费学习和下载相关资料,这是由众多国内一线教学名师共同打造的,永久免费,并配有一些教学视频。 ●课堂作业认真对待,争取及时、独立完成,限定自己的解题时间。 很多学生都有一个坏毛病,作业一直拖着,睡觉前才做。这是对作业的不负责。睡觉前精力已经不能集中了,面带倦意的学习事倍功半。另外,做作业最好给自己限定解题的时间,比如我今天晚上九点半道十点就是用来做物理作业的,别的什么都不干(包括喝水、听歌之类的)。 ●有条件就去网上看一些名师的教学视频,补充课堂老师教学的不足。 课堂上老师的讲解很关键,高中物理网在很多文章中也都提及过。但如果自己的物理老师是资历浅怎么办?或者老师有口音,听不懂怎么办?这个时候建议大家把网络上的免费资源利用好。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没听懂,别留到后面,赶紧打开电脑或用手机去查看高中物理网上专门讲解的教学视频,把知识巩固住再说。 物理网的所有视频都是免费的,笔者推荐大家到物理网视频区去查看《经典百题系列》。 名师免费物理教学视频http://gaozhongwuli.com/shipin ●平时做错的物理题要认真对待。 物理的学习非常依赖思考,多动脑筋。从做过的物理题来分析,不难看出,物理难点的所在:大部分的物理题难点在于多个物体,多个过程的综合考察,解题中要用到多个公式和定理求解。而如何能快速分析出来,这就要求我们在课下多去思考,多去归纳一些解题的技巧。 高中物理网为大家整理出了清华北大错题本(首页上就有),通过借鉴这些物理高手的错题是个不错的提高物理成绩的捷径。对于成绩不错的学生,笔者建议去下载。还记得牛顿的那句至理名言吗?我看得比别人远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物理网整理的清华北大错题本,就是你脚下的巨人。 ●先把课本的概念和例题搞明白。 如果你去分析近几年的高考物理题,不难看出新课改后高考题更加强调能力立意,侧重于综合理解和知识应用,不再简单地考查知识点。要想学好物理,提起成绩来,最基本的一点就是要多思考,总结常考的考点,并归纳出一些典型题的解题规律,来提高解题速度。你会很羡慕班级哪些做题又快又对的学生,但是你知道吗,他们在课下可是非常用心去总结的;这些,自然他们不会告诉你的。 ●用学习计划来约束自己课下学习 为什么要制定学习计划呢?在我看来,制定计划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更加有效率的利用时间。在物理网的很多文章中都给大家提及过,高中阶段教学进度非常快,没有什么额外自主复习的时间。 我个人认为制定计划应该是短时的近期的小目标。好比这样的,这个月我计划每天晚上做5道电磁感应的选择题。 ●历年高考物理原题务必针对性研究 高考真题对知识点覆盖全面重点突出,每年的真题在知识点覆盖不同难度题目搭配等方面都进行了充分的考虑。可以说最近几年内的高考真题基本上能够把高考中涉及到的知识点、题型等都包括进去。 大家如果需要的话,欢迎登录高中物理网免费下载这些历年高考真题。 ♦考生必备:历年高考物理原题下载链接http://gaozhongwuli.com/kaoti/ ●合理科学利用一些零碎的时间。 每个人每天都只有24个小时,但在学习上的投入不同,如何能够投入的多一些呢?不在于起早晚睡,而关键在于把零碎的时间利用起来。比如等车的时候,课前的三分钟等等。 ●学习第一,调整好学习心态。 学习物理要有一个好的心态,不能漫不经心,当然也不要急于求成。比他人多付出,才能多有回报。 ●有不懂的问题及时问别人。 课下要注意交流,不懂的问题要及时问他人,不要积累。高中物理知识多,一旦积累起来后期很难抽出时间去补。在课下遇到不会的问题,不要害羞,也不用不好意思,赶紧去问老师或同学。 我相信通过同学们的努力学习,结合正确的,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高中物理成绩会逐步提高,最终达到自己的理想成绩。 在本文的最后,笔者祝愿看到本文的同学学习进步,学有所成。 文章作者苏阳,未经作者允许禁止转载,文章权属物理网(gaozhongwuli.com)所有。 扫码关注王尚老师微信公众号teacherws,免费获取物理教学视频资料。 收藏这篇文章到:
高中物理知识体系图 |
||||||
© 2001 gaozhongwuli.com 高中物理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