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物理网:静下心来分析下物理学习方法2012-11-14-整理本文系高中物理网编辑原创资料,未经物理网允许严禁转载、节选。 很多人在网络上搜索“物理学习方法”,可见很多学生对物理的学习比较困惑。的确,我们高中物理确实是一门比较难学的科目,我个人的感觉是知识多,理解起来抽象,加大了学生们的理解能力要求。尤其是选修3-3,3-4,3-5中的一些内容,非常抽象,看不见摸不到,确实不是特别好理解。另外一个方面,我们的物理题考察也倾向于综合,当然这也是由目前的高考试卷构成决定的(这不是本文讨论的重点),总之一句话,物理学起来难度不小。 物理虽然难,总有学好的办法来帮助我们攻克它。 我们推荐给大家的学习方法如下: ●物理课上必须仔细听讲,多动脑筋,紧跟着老师的思路。 课堂是学好物理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是我们获得基础知识的重要关口。课堂听讲的效果直接影响到课下的作业,进而牵连到后面的复习和测验。容易走神的学生,最好在课本上用铅笔写些名言警句来提醒自己。 也许很多学生落下了一些物理知识。在物理网教研区(http://gaozhongwuli.com/zongjie)有专门的基础知识巩固版块,并配有相应的教学视频(都是免费的资源),对大家的学习非常有帮助。 ●善于利用网络资源,利用名师的视频来提高物理成绩。 网络时代,信息科技在影响着社会的每个方面。很多物理名师在高中物理网、土豆网、优酷网发布自己的教学视频,对于有上网条件的学生来说,不妨把这些免费的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吧。这也算是对课堂老师“大锅饭”的额外补充。 高中物理网的教学视频区已经累计超过200万次点击,这里的教学视频都是免费的。我们希望大家能够利用起来,尤其是高三的学生,时不我待。 高中物理网视频地址http://gaozhongwuli.com/shipin ●物理学习要讲究思考。 任何学问都离不开思考和总结,物理自然不例外。物理中的很多知识都是抽象的,很多问题必须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归纳才能转变为自己的东西。从解题的角度来说,也应该多做总结,归纳常用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这样才能提高解题的准确率和速度。 在高中物理网主页一个经典总结区,给大家总结了不少常见的问题和解题方法。类似于“E=BLv与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在使用上的异同?”“电磁学中求解电热的所有思路归纳”,等等,推荐大家去查看。 ●深入挖掘高考物理历年题。 对高考生来说,研究高考题型能够更加有针对性的对所有考点进行复习和全面检验。从高考原题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展开针对性攻克复习,做到有的放矢。 需要word版本历年原题的同学,可以登录高中物理网,在主页上去查找。物理网是按照年代和省份给大家整理的,所有资料都可以免费下载。 ♦历年高考物理题下载地址http://gaozhongwuli.com/kaoti/ ●先把课本的概念和例题搞明白。 再难的考题也是源于物理基础知识的考察,只不过考察的深入或综合罢了。课本上的公式和定理不仅仅是黑体字的解释,也不仅仅是公式本身。公式包括的很多,比如应用的前提条件,常见的模型等等。总之,在刚开始学习某一个公式的过程中谁都感觉很难,但过了这个坎后会感觉很简单,这个坎需要努力。物理的学习就是对概念、定理的积极思考,深入的理解,在学习上讲究一个“悟”字,要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做了一些题之后,把这些题的考点反馈的课本上的基本概念和公式,你会另有一份收获。 ●任何一道物理错题都反映了自己的不足。 在平时课下做题或者考试中必然会有一些错题出现。如何对待这些错题呢?最好还是整个错题本吧。高中学业压力大,今天的一道错题听明白了,不代表你一个月之后还是非常清楚的。错题本是为未来而记录的,因此在记下了错题之后,我们一定要记得多回过头去看。 有的学生可能物理学得还不错,觉得没有记录错题的必要。在这里笔者推荐大家到高中物理网看看清华北大错题本。这是物理网整理的一套免费学习教材,全国各地的物理高手都在这里学习。借鉴这些物理高手的错题是个不错捷径。还记得牛顿的那句至理名言吗?我看得比别人远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清华北大错题本就应该是你脚下的巨人。 ●有疑必问,不留问题到明天。 很多学生不喜欢问老师问题,觉得问老师问题怕被老师说,因为这些问题老师在课堂上讲过,怕被老师责难。其实这种想法大可不必,老师希望的是自己的知识真正的传授给学生,这是唯一的目的。所以,大家有问题就要问老师或同学,积极交流,给自己打造一个好的学习气氛。 高中物理的学习要靠积累,需要的是一天天的努力。只要方法正确,耐得住寂寞,吃得了苦头,不管你的底子多差,物理一定能学好。 最后,笔者衷心祝愿大家的物理学习能再上一层楼。 作者:物理网编辑小宋;版权归属物理网(gaozhongwuli.com),未经作者允许,严禁私自转载。 扫码关注王尚老师微信公众号teacherws,免费获取物理教学视频资料。 收藏这篇文章到:
高中物理知识体系图 |
||||||
© 2001 gaozhongwuli.com 高中物理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