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静下心来分析下物理学习方法2012-11-15精选物理网编辑作品,未经作者授权严禁转载。 很多学生在抱怨高中物理知识抽象难学,尤其是在高三进行三轮复习的高考生。高中物理真的有那么难学吗?具体难在哪些地方呢?在与周围学生的交流中,笔者发现大部分学生在物理学习上有这两个拦路虎:1,知识点太多,太抽象,学过就忘;2,物理题太难,变数太多;会了这道题,下一道题还是不会。 尽管物理学习存在一定的难度,但总是有办法的。 笔者给大家如下的学习建议供大家借鉴。 ●课堂上仔细听课,开动脑筋,紧跟着老师讲解思路。 很多学生已经听这样的建议耳朵都起茧子了,但是我们不妨思考一下,为什么这么多的老师都在建议这一条呢?显然,它对学习非常关键。从教学来看,笔者认为课堂是否认真听讲?是否紧跟老师思路?是否积极思考问题?是否主动参与讨论和回答问题?是导致学生们物理成绩差异的最重要的因素。 也许很多学生已经落下了一些课业知识。在物理网教研区(http://gaozhongwuli.com/zongjie)有专门的基础知识巩固,并配有相应的教学视频(都是免费的资源),对大家的学习很有帮助。 ●有条件的同学还可以去听一些网络上的视频。 有时会有这种情况出现,有些知识总觉得老师讲解的不透彻,却没有合适的人为自己辅导。这时要善于利用网络来给自己充电提高。网络不仅是用来上网聊天玩游戏的,我们要学会利用网络资源来提高物理成绩。很多物理老师都在高中物理网、优酷网、酷六网等上传物理教学视频。在这里笔者推荐大家把这些优秀资源好好利用起来,把这些名师的讲授作为课堂的补充。 高中物理网的名师教学视频都是免费、公开的。落下了某些章节知识不要紧,马上登陆高中物理网去查看相应的物理视频。咱们物理这科最怕拖,越拖问题积累的越多,到时候想办法抓起来都没有时间了。 国内一线物理名师教学视频地址http://gaozhongwuli.com/shipin ●课下多思考,归纳知识和求解思路。 很多学生抱怨考题太多,做不完,其实多半是因为你在课下没有分析过一些典型题目的解题思路。在考场上遇到以前做过类似的问题,却还是不会做(或者犯同样的错误)。你好好的去观察下班级的物理高手,无一例外,都喜欢在课下积极思考一些通用的解题切入点。 高中物理网的归纳区给大家总结了很多重要的考点。比如“摩擦力做功与摩擦生热的关系深度思考”,“光学一定要注意的三个物理量”,“电磁波性质归纳”,这些归纳好的考点对学好物理,提高物理成绩是非常重要的。 ●注意对历年高考物理试题的研究 对高三学生来说,历年物理考试原题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工作。高三时间宝贵,并不能太随意的做题,以免被一些偏题和难题耽误不必要的时间。历年高考物理试题是最值得参考的学习资料。对真题的复习更应该带着理性、分析的思维去做。每一道真题都对应一个或者数个知识点,把每一道题吃透,考点搞明白,实际上便是对考纲内容过了一遍。同时抽出时间来进行总结,对于重点、难点的把握亦会相应提高。 如果你要找历年高考物理word版真题,笔者强烈推荐你到高中物理网主页去免费下载。 ♦考生必备:国内各省历年高考物理原题下载链接http://gaozhongwuli.com/kaoti/ ●以课本为根基,巩固基础知识。 掌握教材上的基础知识是是学好物理根基,同时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高中物理的学习在透彻理解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基础上,彻底消除知识盲区和理解误区,并注意通过“力与能量”两条主线对物理知识进行有序整合,使之系统化、结构化。我们分析一道物理题从多方面思考,在我们物理审题过程中尽量要避免思维定势以固有经验。 ●错题要记录,要经常复习。 做错题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不去思考,不去总结错误的原因。错题其实暴露出来自己知识理解与做题步骤问题,我们应该以具体的错题为引导,按照题型进行分类,再一次对知识点和解题思路进行重新梳理。 也许你的物理错题本早不知道到哪里去了,没关系,高中物理网有物理错题本版块,为大家整理了很多平时易犯错的物理题。研究他人的错题,避免自己的失误,对提升物理成绩是个不错的方法。我建议大家去下载并好好分析。 ●课下多于老师和同学交流学习所获。 孔夫子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几千年前就强调了虚心拜师、提问、求学的重要性。我们一直提到现在,就是因为“求学”,“尊师”,“交流”是永恒不变的学习捷径。 如上的这些方法需要实战才有意义,物理学习不能只是纸上谈兵。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不抛弃,不放弃,在高中阶段不断提高自己的毅力和知难而上的品质。 最后预祝大家物理学习进步,考试考高分。预祝高考生金榜题名,步入心仪的学校。 作者Sunny,系高中物理网编辑,自由撰稿人,本文首发物理网(gaozhongwuli.com),未经作者授权严禁转载。 扫码关注王尚老师微信公众号teacherws,免费获取物理教学视频资料。 收藏这篇文章到:
高中物理知识体系图 |
||||||
© 2001 gaozhongwuli.com 高中物理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