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方法得当,是提高物理成绩第一步2012-11-15-校正本文系高中物理网编辑原创资料,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学习物理要在掌握知识的同时,领悟学习的科学方法,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什么很多学生感到物理课听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问题就在于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只是死套公式。 在物理学习方法上,笔者给大家如下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利用网络资源给自己额外充电。 课堂上老师的讲解非常关键,高中物理网在很多文章中也都提及过。但如果自己的物理老师是年轻资历浅的老师怎么办?或者老师有口音,自己听不懂怎么办?这个时候建议大家把网络上的免费资源利用好,而且一定要及时。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没听懂,别留到后面,赶紧打开电脑或用手机去查看网络上专门讲解的视频,把知识巩固住。 咱们高中物理站内的视频都是免费的。如果你某些章节学的不扎实,笔者建议同学们登陆高中物理站内去查看相应的物理视频。我们高中物理学起来最怕“拖”字,拖上一段时间遗留的问题就越来越多,到时候想法子去补救都没有时间了。 高中物理网视频专区http://gaozhongwuli.com/shipin ●物理课堂认真听课,紧跟老师授课思路。 物理课堂听讲效果对物理学习非常关键。成绩不理想的学生,问题十之八九出在课堂听讲上。课堂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最好用铅笔写几个字或警句来提醒自己。另外,要注意休息,以免课堂犯困。 也许有些同学已经落下了一些课堂知识,或者有些模块基础知识打的不够牢固,在这里笔者推荐大家去物理网的基础教程区(http://gaozhongwuli.com/zongjie)进行查漏补缺。这是由众多物理名师共同打造的一套免费学习资料,并配有若干教学视频。 ●课下要积极主动思考、归纳。 物理知识的巩固离不开做题,对题的分析,尤其是对经典题要进行更深入的复习,要把难题的思路和知识,回归到课本中来。物理基础知识巩固,要精做试题,并在做完之后反复研读。对一道“经典题”深层剖析、挖掘,从中总结出方法、规律,找出解题技巧,能够提高解题能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高中物理网的归纳区总结很多常考考点,都是免费公开的资料。类似于“求解能量最常用的4个方法”,“静电场性质归纳”,等等,这些资料对大家的学习大有裨益。 ●每天抽出时间来记录错题。 物理错题要引起大家的注意,要知道,每一道错题(尤其是考试中的),都非常客观地反映了你该知识的理解问题。很多学生厌恶错题,觉得看错题越看越失落,越没有信心。要知道物理的学习自身就是一个查漏补缺的过程,我们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逐步完善自己的,包括很多的物理学家,也经常犯错误。对我们来说,错题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对错题的冷漠态度。 高中物理网编辑为大家整理了清华北大错题本,借鉴他人的错题本是个不错的主意。牛顿的至理名言:我看得比别人远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我们整理的错题本对大家提高物理成绩非常有帮助。 ●物理学习要有计划,“有法可依”。 为什么要坚持给自己制定学习计划呢?其中一条便是科学合理的安排时间,让精力得到最大利用。这样做的同时也能对自己的学习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 在这里笔者要给大家提个醒。很多学生定的计划太空乏,或者太紧张,缺乏执行的可能性。计划最好是周计划,别太大,太长远。 ●做作业时要严格约束自己,控制做题时间。 课下作业是对课堂内容的重要巩固环节。很多学生抱怨“物理考题太多”,“考试时间不够用”,其实原因在于平时做题太放松。如果你在平时做作业的过程中,能严格限制解题时间,解题速度一定没有问题。比如,我规定晚上九点一刻到十点一刻把这十道题做完。那么我在在做作业的时候,就什么都不要干,聚精会神做完了再去做其他的。长期坚持下来,你的解题速度肯定会大大提高。 ●每个同学都要投入精力研究高考物理原题 什么是真题?真题是精华,是真正的考题。一些老师说真题是巨人的肩膀,这个说法一点都不为过。高考试题可是由全国最顶级的命题专家来命的,试题科学合理,难度适中,逻辑性强。高考物理题一般思路正、不偏不怪、入门易、得高分不易、区分度好。复习备考阶段一定要重视历年高考物理原题,这可以帮助考生把握考试重点和出题趋势。 如果你要找历年高考物理word版原题,笔者推荐到高中物理网主页去免费下载。 ♦考生必备:历年高考物理原题下载http://gaozhongwuli.com/kaoti/ 学习方法不要盲目执行,要灵活借鉴。比如一些推荐给高三学生的方法,对很多高一的学生就不适用。在求学过程中要有耐心和信心,要去用心尝试、去用心执行、去用心坚持。 最后,在文章结束之前笔者祝愿大家学习进步。 文/teacherxu;笔者系物理网专栏作家(兼)、烟台市物理教师。文章发布于高中物理网(gaozhongwuli.com),谢绝转载。 扫码关注王尚老师微信公众号teacherws,免费获取物理教学视频资料。 收藏这篇文章到:
高中物理知识体系图 |
||||||
© 2001 gaozhongwuli.com 高中物理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