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浅析几个学习物理要注意的方法2012-11-15-珍藏文章系物理物理网编辑原创作品,任何人或机构不得在未经允许情况下谢绝转载。 高中物理知识点很多,也很深,这给学生的学习和深入理解带来了不少的障碍。比如,原子物理学中讲到的氢原子模型,很多学生就不理解能级的概念,更不赞同波尔的理论。本身知识就抽象,在带上极其反感的感情色彩去学习,能学好吗?即便是一些学生记住了,也是死记硬背;考试的时候可能又忘了。我们这里仅举了一个例子,相信就能代表很多学生学习物理上的误区。 物理虽然难学,但班级里总会有人学的很好。 在学校和课下物理学习中,笔者给大家如下的学习建议: ●利用好网络资源,多上网去听一些名师的公开课。 目前是网络化的时代,很多的问题都可以借助网络解决。国内老师都在高中物理网,优酷网,土豆网等网站发布物理视频,对于有上网条件的学生来说,我们在课下不妨把这些免费的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吧。 笔者推荐大家到物理网的视频区去查看名师教学视频,都是免费的。 国内一线物理名师免费教学视频请点击http://gaozhongwuli.com/shipin ●物理课堂利用好,认真听讲,多动脑筋,紧跟着老师讲解思路。 物理课堂听讲效果对物理的学习非常的关键。成绩不理想的学生,问题十之八九出在课堂听讲上。课堂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最好用铅笔写几个字或名言警句来提醒自己。另外,要注意休息,不要睡的太晚,以免课堂犯困。 如果你落下一些课堂知识,你可以到物理网教研区(http://gaozhongwuli.com/zongjie)查漏补缺。教研区把所有高中物理知识进行了归纳总结,并配有免费视频,对大家学习很有帮助。 ●重视基础,课本基础概念,基本公式要熟练。 高中物理教材是无可取代的,即便是对于高考生也是如此。基本知识不仅仅是课本上的概念,公式,定理定律,还包括一些典型题的深入理解。课堂认真听课是学好基础知识的第一步;在课下学习的时候,回家的第一件事,应该是温习课本,熟读笔记;而不是立刻就去做作业,应付老师。 ●课下要积极思考,多层次,多角度地深入理解考点。 很多的学生到了高三就进入一个误区,那就是:做题、做题、再做题;在题目上追多、追难、再追新。孔子曾经说过,“学而不思则罔”,就是在强调学习过程中思考的重要性。物理的学习要讲究“勤于思考”,通过题海战术提高成绩,是事倍功半的行为。另外,还要去思考一些具体的应用题,看看物理模型是如何把课本知识与实际生产联系起来的。例如,2008年我们北京高考物理第23题的风力发电机问题和2009年高考物理试题中的液体流量计等问题,其实都是在考察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住知识,并能将其应用在日常生活与生产的实际当中。在我们2012年的北京高考物理试卷上,还出现了“跳环实验”的问题探究。 物理网有典型问题归纳区,给大家整理了很多常考知识点以及解题思路。比如,“判定摩擦力性质的常用方法”,“动量定理使用的典型场景归纳”,“近五年高考试卷中原子物理学考点探秘”,等等,推荐大家去查看。 ●历年的高考物理真题一定要 什么人命的题最有水平?显然是历年高考试卷的命题老师。物理网王尚老师曾经说过,从纯应试的角度来看,物理考点掌握的最高境界就是,你和命题老师心灵相通,能够准确预测到他今年会出什么题目。我说这句话的意思是想告诉大家,平时遇到高考物理原题除了要认真分析,还要思考为什么命题者命这道题?对高考生而言,每个人都有研究历年高考物理题的必要。 在高中物理网的主页上有历年高考物理试题,全部都是word版的,按照年代和省份已经为大家整理好,供大家免费下载。 ♦历年高考物理试题下载http://gaozhongwuli.com/kaoti/ ●错题要经常归纳,反复复习。 错题是学习上查漏补缺的工具。每一道错题都非常客观地指出了前段时间的学习漏洞,这些地方要引起足够的重视。高中物理知识面很广,很多内容抽象,理解起来有难度,而且也容易淡忘。物理错题的巩固,并非是几分钟看一下就完事了。认真分析一道错题,把对应的考点打牢,在我看来起码要在不同的时间看三遍以上。你一定要理解:这道题今天搞明白了,不代表下周、下个月你还能思路清晰。 高中物理网为大家整理出了清华北大错题本(首页上就有),通过借鉴这些物理高手的错题是个不错的提高物理成绩的捷径。对于成绩不错的学生,笔者建议去下载。还记得牛顿的那句至理名言吗?我看得比别人远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物理网整理的清华北大错题本,就是你脚下的巨人。 ●多交流,别钻牛角尖。 我们的孔老夫子云“不耻下问”,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严格来说,我们还要不耻上问、中问。也许一些学生的观点是,我留一部分难的到高三去深入研究;告诉你,大错特错了。到了高三我们还有高三的事情等着你去做,不能把当下的事情留到高三。高中物理本身就难,就怕问题积累起来,到时候想提高就发现落下的太多了。 ●利用琐碎时间来回顾知识。 等车的时候,排队打饭的时候,课前的三分钟,都可以利用起来。上天每天送给每个人的时间只有24个小时,但如果你去抓紧一些,每天都会比别人多学一会儿,连续积累起来是很可怕的。 很多状元也分享自己的高考成功方法,显然他们分享的也不是什么神丹妙药,也是需要去咬牙坚持,不懈的努力才是通向成功的必经之路。 好,就写这些了。最后笔者祝愿大家学习进步。 文/江雅燕,笔者系物理网兼职编辑,曾在北京教书,目前在唐山某重点中学支教。版权归属物理网(gaozhongwuli.com)所有。谢绝转载。 扫码关注王尚老师微信公众号teacherws,免费获取物理教学视频资料。 收藏这篇文章到:
高中物理知识体系图 |
||||||
© 2001 gaozhongwuli.com 高中物理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