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采取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逐步提高自己的成绩2012-12-05精选从得分情况来看,高考各科中物理平均分是很低的,北京近几年高考物理平均分都没有及格。很多学生和家长都搞不明白,为什么物理这么难?其实这源于高考的淘汰性质。作为升学考试,物理必然要有很大的区分度:要明确告诉各所大学,某学生的物理成绩到底如何?把几十万人的成绩彻底拉开。很多同学在中考物理中能拿到90分(满分100),到了高考前物理却经常不及格。不得不说,很多学生在高中不会学物理了,学习方法亟待改进。 在物理学习上,笔者给大家如下的几点建议仅供参考: ●学会利用网络,用名师的免费教学视频来提高自己。 很多一线的物理名师都在高中物理网、土豆网、优酷网发布物理教学视频,也许你们班的第一名就经常看。对于有条件上网的学生来说,不妨把这些免费网络资源利用起来。课堂老师讲课是“大锅饭”,网络视频是有必要的“维他命补充”。 高中物理站内的物理视频都是免费的。物理网名师视频专区日点击率过万,说不定你们班的同学现在就在看呢!其中的《力学基础知识巩固》和备战高考之《经典百题系列》两个视频集,总点击率已经超过百万。 链接地址:高中物理教学视频 ●在课下积极思考,不断锻炼逻辑思维。 物理知识的一大特点便是抽象,尤其是电磁波、原子物理学、光学和交变电流等章节。很多问题必须通过课下的不断思考和归纳才能透彻明白。另外,从解题角度来说,我们也要多做点归纳。尤其是学完了某个模块之后自己归纳些常用解题思路,这样才能提高解题速度,确保解题质量。 很多时候,并不是大家不想去思考和归纳,而是没有时间去做。很多学生说作业太多了,课下根本没时间。那么笔者推荐大家去看物理站归纳区的文章。类似于“爱因斯坦光电效应内容备忘”,“氢原子能级模型要点”,“机械能守恒的前提和典型模型”,……等。这些知识点,要么容易忘记,要么经常考察,都是很重要的。同学们可以去查看、下载。 ●利用好学习计划来辅助自己的学习 学习计划对同学们的物理学习很重要。很多学生物理学不好,并不是从没有努力过,而是三天打渔两天晒网地学物理,没有规划,没有耐性。中等生大多是情商差,或者说自控力差,所以说,给自己定学习计划辅助自己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这里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学习计划要短小实用,不要制定的过度紧凑,不贴合自己的实际情况。 ●高考题一定要重视起来,任何一道题都要刨根问底。 高中物理网的王尚老师曾经说过,没有什么总结赶得上教材,再好的题也赶不上高考原题。历年的物理考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把这些高考试卷认真对待的学生是少数。历年高考题不是做一遍就完事了,做完之后的分析时间不应该比做题的时间少。 高中物理网给大家整理了历年的高考物理试题,按照年代和省份都一一为大家编辑好了,推荐大家到物理网的主页去下载。 点击此处查看历年高考物理试卷 ●要有自己的错题本。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错题本是非常有针对性的学习物理的方法。还记得前些日子王尚老师在物理网交流会中谈到错题本的重要性,“学生如果能够把整个高中物理学习期间做过的错题中的50%都彻底弄明白了,高考拿不了满分也差不多。”由此不难看出,整体错题对物理学习的重要性。很多学生都有错题本,在这里笔者提醒大家的是,错题记下来很简单,但是科学、有步骤、有计划的反复复习才是最考验大家毅力的。 错题本是必备的,尤其对高考生而言,高三复习紧张,时间有限,复习不可能面面俱到,要查漏补缺的开展备考工作,错题本必然是复习上不可或缺的工具。错题本也可以参考他人的,我推荐同学们下载高中物理网的物理错题本。这些错题来源于物理站编辑整理和中学生上传,是免费学习资源。 ●物理学习一定要多于周围的同学交流。 很多学生不喜欢问老师问题,那起码你应该有几个不错的好伙伴。在课下大家彼此交流学习,探究问题,互相帮助,共同进步。有几个好伙伴一起学习,建立起来一个好的学习氛围。 古人云,“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句话提醒我们学习贵在坚持。在平时坚持如上的这些方法,时刻提醒自己,多努力,多比别人付出,才能多收获。 学习上不能墨守成规,同学们在课下要灵活运用如上方法,逐步把物理分数提起来。 文/周园;笔者系物理网专栏作家(兼)、教育评论人、济南市物理教师。文章发布于高中物理网(gaozhongwuli.com),严禁转载。 扫码关注王尚老师微信公众号teacherws,免费获取物理教学视频资料。 收藏这篇文章到:
高中物理知识体系图
力学
牛顿动力学
受力分析
重力
弹力
摩擦力
运动学
匀变直线
平抛运动
圆周运动
能量与动量
机械能守恒定律
动能定理
能量守恒定律
动量守恒定律
动量定理
电磁
电学
静电场
库伦定律
电场强度
电势能
恒定电路
闭合欧姆定律
电学典型实验
磁学
磁场
安培力
洛伦兹力
左右手定则
电磁感应
磁场强度
法拉第定律
E=Blv
楞次定律
|
||||||
学霸之道:勤于思考,善于总结,重视积累。© 2001 gaozhongwuli.com 高中物理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