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网

迎战高考,选择专项针对性演练06-09

王尚老师微信

为协助同学们备战高考,将各种题型都逐步攻克,物理网(gaozhongwuli.com)编辑B组为大家精选了一些选择题,涵盖整个高中物理内容,希望对大家的复习有所帮助。

在做题前,笔者建议大家限定一下做题的时间,最后把做题做个记录。

(1)从高为5m处以某一初速度竖直向下抛出一个小球,小球与地面相碰后弹起,上升到离地高2m处被接住,则小球从被抛出到被接住这段过程

A.小球的位移为3m,方向竖直向下,路程为7m

B.小球的位移为3m,方向竖直向下,路程为3m

C.小球的位移为7m,方向竖直向上,路程为7m

D.小球的位移为7m,方向竖直向上,路程为3m

【答案A】

(2)两个质量分别是m1、m2的小球,各用丝线悬挂在同一点,当两球分别带同种电荷,且电荷量分别为q1、q2时,两丝线张开一定的角度θ1、θ2,两球位于同一水平线上,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physics

A.若m1>m2,则θ1>θ2

B.若m1=m2,则θ1=θ2

C.若m1<m2,则θ1>θ2

D.若q1=q2,则θ1=θ2

【答案BC】

(3)如图所示,相距为d的两水平虚线分别是水平向里的匀强磁场的边界,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正方形线框abcd边长为L(L<d)、质量为m.将线框在磁场上方高h处由静止开始释放,当ab边进入磁场时速度为v0,cd边刚穿出磁场时速度也为v0.从ab边刚进入磁场到cd边刚穿出磁场的整个过程中(  )

physicsA.线框一直都有感应电流

B.线框有一阶段的加速度为g

C.线框产生的热量为mg(dhL)

D.线框做过减速运动

【答案BD】

(4)自从1862年麦克斯韦从理论上预言电磁波的存在、1888年赫兹通过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后,利用电磁波的技术雨后春笋般相继问世:无线电报、无线电广播、无线电导航、无线电话、电视、雷达,以及遥控、遥感、卫星通讯、射电天文学……它们使整个世界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下列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无线电波波速在任何情况下都等于真空中的光速c

B.微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金属导体时,会在其中产生相应的感应电动势或感应电流

C.手机所用的微波在传播过程中比无线电广播所用的中波更容易绕过障碍物

D.在无线电通讯中,声音信号通常要通过检波加载在高频信号上后,才向外发射

答案:B

(5)关于核能和核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E=mC2可知物体所具有的核能和它的质量之间存在着简单的正比关系

B.根据ΔE=ΔmC2,在核裂变过程中减少的质量转化成了能量

C.太阳内部进行的热核反应属于轻核的聚变

D.当铀块的体积小于临界体积时就会发生链式反应,瞬时放出巨大能量

【答案AB】

(6)在均匀介质中选取平衡位置在同一直线上的9个质点,相邻两质点的距离均为L,如图(a)所示。一列横波沿该直线向右传播,t=0时到达质点1,质点1开始向下运动,经过时间Δt第一次出现如图(b)所示的波形。则该波的

physics

A.周期为Δt,波长为8L B.周期为2Δt /3,波长为8L

C.周期为2Δt/3,波速为8L /Δt D.周期为Δt,波速为12L/Δt

【答案B】

(7)如右图所示,是一个交变电流的电流强度i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此交变电流的有效值是

physics

A.5physicsA

B.5A

C.3.5physicsA

D.3.5A

【答案B】

物理网编辑工作组整理了典型的易错题和典型题,推荐大家下载,网址http://gaozhongwuli.com/500/

在最后,笔者向同学们推荐一些课下学习建议,并衷心祝愿同学们能够顺利考入心仪的学府。

(1)做练习题要与课本知识点对应起来,同学们要通过做题来更好的巩固教材上的知识点,不仅仅要会用,还要做到灵活运用。一些典型的解题思路,及自己常犯的错误,等等,同学们有必要标记在自己的课本上,以便于课后再次复习。

(2)课下大家应定期整理自己做过的错题,把错因进行分类整理,模糊、易忘的内容要定期进行复习、巩固。

(3)学物理要厚积薄发,不可能一撮而就,提高成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重在积累,不要总想着一口吃个胖子。

(4)课下学习时间是有限的,知识的复习,不可能面面俱到,常考的考点和题型一定要认真对待;不常考的地方,就不要投入太多的时间了。

归档日期:2014-06-09

版权归属:高中物理网

http://gaozhongwuli.com/

王尚老师微信

扫码关注王尚老师微信公众号teacherws,免费获取物理教学视频资料。

   
收藏这篇文章到:

高中物理知识体系图

 

 

 

学霸之道:勤于思考,善于总结,重视积累。© 2001 gaozhongwuli.com 高中物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