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帮助大家学好物理的几个建议11-29-珍藏上一周,有朋友在微博上给我私信,咨询物理学习方法的问题。考虑到微博只能发布140字,很难把问题说清楚,所以笔者写下本文,与大家共同来探讨下咱们的物理到底怎么学。物理是很有难度,学好物理一定要讲究学习方法,要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如何应对高中物理学习?提高学习效率?笔者提醒大家注意如下几点注意事项。 ●尊重学校课堂教学,大家要认真听讲。 物理课堂听讲效果对物理的学习非常的关键。成绩不理想的学生,问题十之八九出在课堂听讲上。课堂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最好用铅笔写几个字或名言警句来提醒自己。另外,要注意休息,不要睡的太晚,以免课堂犯困。 如果同学们有一些章节落下了,或者以前的知识记得不牢了,或者是觉得课堂老师讲解的不够透彻,你可以到物理网基础知识巩固区看我们整理好的基础知识归纳(http://gaozhongwuli.com/zongjie)。这可是由物理网的名师共同打造的,并配有很多同步的教学视频,欢迎大家观看。 ●善于利用网络资源,查看名师视频给自己“开小灶”,来“充电”和“镀金”。 网络时代,信息科技在影响着社会的各个角落。很多物理名师在高中物理网、土豆网、优酷网发布教学视频,对于有上网条件的学生来说,不妨把这些免费的资源利用起来吧。这也算是对课堂老师“大锅饭”的额外能量补充。 高中物理网所有的视频都是免费的,笔者推荐大家去查看,并下载配套的资料进行课下练习、巩固。 免费教学视频链接地址:高中物理教学名师视频 ●在课下多思考,归纳考点,积极锻炼逻辑思维。 物理知识不能死记硬背,高考要求“对物理知识有正确的理解并能熟练灵活运用”,特别要求“能把所学的有关知识和规律应用到运动和变化的过程中”。很多的高考试题,考核内容取材自课本但又不是照抄课本习题,而是稍微变换一下情境,改变一下设问角度,或是稍微提高了综合性和灵活性。例如,2010年北京考题的电容器、自感现象、以及霍尔效应的题目,目的是对学生在学习中学物理课程之后所能达到的能力状况进行有效的区分。而如何去应对,就看我们平时遇到问题的时候,是不是能主动去深入去思考,剖析了。 很多学生认识到总结典型考题(考点)的重要性,但是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做。我推荐大家去看高中物理网归纳区。题目切入点分析、解题思路、常见陷阱和丢分点等,高中物理网已经归纳很多。这些资料可以帮你拓展思路,深入理解考点并发散解题思维。“常见的五种求功方法归纳”,“打点计时器实验中纸带问题探究”,……等。这些资料都免费,同学们都可以下载。 ●利用好物理错题本,借助错误提升成绩。 做错题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不去思考,不去总结错误的原因。错题其实暴露出来自己知识理解与做题步骤问题,我们应该以具体的错题为引导,按照题型进行分类,再一次对知识点和解题思路进行重新梳理。 高中物理网编辑为大家整理了清华北大错题本,借鉴他人的错题本是个不错的主意。牛顿的至理名言:我看得比别人远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我们整理的错题本对大家提高物理成绩非常有帮助。 ●课下遇到历年的高考物理真题务必要认真对待 很多学生让我推荐参考书,我个人认为高三所有的复习资料中,没有什么赶得上高考原题。很多学生也知道历年高考物理考题的重要性,可真正把这些高考试卷认真对待的却并不多。这些考题不是只做做,然后对对答案就OK了;做完之后认真分析和思考、归纳才是学习的重中之重。 需要下载历年高考物理试题的同学,推荐大家到高中物理网去下载。纯word版本,全部资料都是免费的。 ♦国内各省历年高考物理原题下载http://gaozhongwuli.com/kaoti/ ●课下有很多零碎的时间都是可以用来学习物理的。 说一个我自身的例子吧。在读高中时我有个习惯,每天回家的路上想一想我今天学了什么?跟前些天学的知识有何联系?我相信很多物理成绩优秀的学生也有类似的习惯,当然,他的习惯可能不是在回家路上,可能是吃饭的时候,或者刷牙时……说这个是什么意思呢?大家要把这些看似不起眼的时间利用起来。你想啊,你每天都比班里其他同学多学半个小时,整个高中三年坚持下来,那可是一大笔时间啊。 ●良好的心态是催化剂,同样学习时间,好的心态能让你事半功倍。 学习心态对物理的学习很重要。有句话说的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很多学生也想提高自己的成绩,但是只是一周的热度。这样你很难把物理成绩提高起来;即便是提起来,也是昙花一现。 今天就先给大家分享这么多。其实学习任何一门科目都要找合适的学习方法,找到后就要坚持下去。物理的学习更是如此,好的方法其实也没什么,贵在坚持。 好了,在最后,我祝愿同学们物理学习进步。 文/陈碧娟,笔者系物理网兼职编辑,北京教师。文章谢绝转载,版权归属物理网(gaozhongwuli.com)所有。 扫码关注王尚老师微信公众号teacherws,免费获取物理教学视频资料。 收藏这篇文章到:
高中物理知识体系图 |
||||||
© 2001 gaozhongwuli.com 高中物理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