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帮你走出困惑,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推荐2012-11-15经典文章归物理网所有,尊重版权,未经允许本文严禁转载。 都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对于很多高中生来说,是“物理难,难于上青天”。尤其是对于高考生来说,看了高中物理题就烦,遇到物理考试就怵。很多学生是这样来形容物理学习的:上课听的懂,课本能看懂,见题不会做,考试瞎忙活。 笔者想给大家说的是,我们高考物理很难,它是一门以淘汰为宗旨考试。因此,高中的物理不可能像初中物理那样基础。 如何改进自己的学习效率,笔者建议如下: ●课堂上必须认真听讲,开动脑筋,紧跟着老师讲解思路。 课堂认真听讲是学好物理的关键第一步。认真听讲,你只要做好如下两点就行,任何时候都要清楚知道老师在讲什么,主动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但就这么简单的两点,在我看来,每节课认真做到的学生不足一半。课堂听得一知半解,课下作业不认真做,这是制约大家物理成绩最为重要的两个方面。 在物理网教研区(http://gaozhongwuli.com/zongjie)为大家整理了完整的基础知识总结,需要的学生可以去查看,对你知识的巩固非常有帮助。这些讲义还配有相应的教学视频;都是免费的资源。 ●利用好网络上的一些教学资源来给自己额外充电。 很多学生可能由于某些原因会落下一些知识,或者有的问题在课堂上听不明白。笔者也不得不承认,是有一些物理老师教学水平不高。这个时候我们不妨借鉴网络上一些现成、免费的名师教学视频来辅助自己的物理学习。很多老师都把自己的教学视频放到高中物理网、优酷网、56网等,借鉴这些优秀老师的知识讲解和解题思路,对我们的学习一定大有裨益。 物理网的视频倾向于(但不全是)高考物理辅导,所有视频都是免费的,编者推荐大家去查看。 名师免费物理视频http://gaozhongwuli.com/shipin ●课下多总结解题规律,努力提高分析能力。 我一直认为评价一名学生物理优秀与否,智力因素不再是主要的,非智力因素才是主要的。同样的问题,老师告诉大家课下去思考下,你去统计,总是班上那几个成绩好的做了,而其他人要么没思考,要么浅尝辄止。物理学习非常需要思考,尤其是主动的思考。通过一些题目的总结,把物理知识内容在脑海中进行重整,优化自己的理解。很多时候,比如打篮球累了,笔者建议大家利用好这个时间,闭上眼睛,慢慢回想这两天物理都学了哪些知识?物理的思考,关键还是在于把平时的时间利用起来。 高中物理网有归纳经典例题区,搜集整理了很多典型例题,比如“力学常用的求功思路归纳”,“电场线性质汇总”,“电磁感应常用的求热量的方法”,等等,非常不错,建议大家去查看。 ●高考物理原题务必下大力气研究 高考物理题是我们学习物理的方向标。什么意思呢?历年考题的重点一定也是以后高考题的重点,所以我们必须认真看待;非常次要的知识点,可能近五年内都没有考题,我们就不要在这些地方浪费太多的时间了。 如果你要找历年高考物理word版原题,笔者推荐到高中物理网主页去免费下载。 ♦考生必备:国内各省历年高考物理题链接地址http://gaozhongwuli.com/kaoti/ ●深入理解课本上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公式的使用。 物理的学习不是机械地、简单地浏览物理知识。由物理现象、物理概念、规律等组成的物理理论好比一棵大树,各部分内容是紧密联系形成的一有机的整体,有主干、支干、树叶等。大家在逐章逐节学习全部知识时,要注意在课下及时复习,深入理解和体会各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建立知识结构,使自己具备丰富的、系统的物理知识,逐步体会各知识点的地位、作用、分清主次,理解理论的实质。把知识学活,找出关联点,这是提高能力的基础。 ●要有自己的错题本。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错题本是一个好方法,记录下来之后要经常翻看,最好制定一个具体的学习计划专门看它。错题客观反映出了自己薄弱之处,对任何一道错题的研究,都是针对性的学习,都是对自己知识或解题方法的查漏补缺。 没有错题本?没有关系!高中物理网主页上有物理错题本版块,专门为大家整理好了经典的错题。我想,借鉴他人的错题提高自己的物理成绩是个不错的方法。大家可以去下载。 ●课下多于老师和同学交流学习所获。 孔夫子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几千年前就强调了虚心拜师、提问、求学的重要性。我们一直提到现在,就是因为“求学”,“尊师”,“交流”是永恒不变的学习捷径。 好了,本文已经给大家提了不少建议了。平时多反思自己:我今天物理学习尽全力了吗?对于大部分的同学来说显然没有。可见,在提高物理成绩上,我们最需要的是坚持努力。 最后笔者在这里祝愿大家物理学习再上一层楼,考试进步。 文/魏礼群;笔者系物理网专栏作家(兼)、教育评论人、上海市物理教师。文章发布于高中物理网(gaozhongwuli.com),严禁转载。 扫码关注王尚老师微信公众号teacherws,免费获取物理教学视频资料。 收藏这篇文章到:
高中物理知识体系图 |
||||||
© 2001 gaozhongwuli.com 高中物理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