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前几天物理测验中的几道题目的进一步剖析11-10-首发【声明】物理网编辑组原创作品,未经作者授权禁止转载、节选。 我们这次物理考试试卷难度不小。试卷共计18道题,考试时间是一个半小时,时间也比较紧,不少学生没有做完。试卷的总体难度与高考物理难度相当,我希望同学们在课下认真反思,尤其要多把自己的错题多看几遍,通过试卷来针对性地分析薄弱环节。 第6题,考点是1受力分析,2有静摩擦到滑动摩擦力的转变。同学们一定要认真画受力图,这是求解问题的基础,坐标系的建立要平行、垂直于斜面。力F变大时,一定会导致静摩擦力f变大,从某个时刻,f就从静摩擦转变为滑动摩擦了。 第7题,这是一道典型的理想变压器与电路分析结合的问题。同学们要牢记理想变压器各个物理量之间的决定关系:原线圈电压U1决定副线圈电压U2的大小;副线圈电压U2和电路共同决定了副线圈中的电流大小I2;副线圈的电流I2又反过来决定了原线圈电流I1;电路图中,滑动变阻器划片向A移,电阻值R变大,则电路的总电阻变大。 第13题,实验题,考察的是《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在这里再一次提醒同学们:小球下滑的高度是不用测定的,这个量不出现在要验证公式(ms0=ms1+Ms2)中,因此实验中没有必要去测,这一点在我们教材中也写的清清楚楚。很多学生给我说,做实验题用的时间太长,没有时间去深入分析和思考,问题还是在于实验原理掌握的不够牢固,理解的也不到位。 第15题,这道综合解答题考察的内容是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E中的直线加速,以及在匀强磁场B中的圆周偏转。要用到圆与三角形的几何知识,这些几何知识是很多同学的短板:不能把数学灵活运用到物理中,另外就是第三问中对临界问题的讨论,在分析问题时,同学们要考虑L的大小和粒子的初速度v0(静电场的电压)之间到底有何关系,圆的半径过大会对粒子的运动轨迹产生什么影响? 第17题,这是一道物理知识应用题,研究的是风能发电机的原理。这个题源于北京市2008年高考物理试卷的第23题,命题者略作了变动,融入了远距离输电的知识。第一问很简单,远距离输电的基本公式的考察;第二问要分析风能向电能转化推导,大家要把北京的那道高考题与这道题对比分析下。 第18题,这是我们的物理试卷压轴题。这次考试班里没有一个学生在这个题上拿满分,但通过我们对答案的分析和仔细推敲,也不难发现,第一问很简单,第二问只要把运动过程分析出来了,起码能列出两三个公式,也能拿到一部分的步骤分。第三问的确太难了,也有点偏,我不建议同学们在这个小问上浪费太多时间,尤其是中等生和基础知识本来就牢固的同学。 高三一年的备考复习节奏很快,我们老师教的累,学生们学得也累。在这里我要提醒同学们,注意自己的饮食和作息时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高考离我们越来越近,大家一起来努力,每天都学有所获,一步一个脚印儿,勇敢的向高考迈进。 【声明】本文系物理网编辑原创作品,未经由物理网及作者允许禁止任何网站转载。请尊重作者劳动成果,谢谢您的谅解。作者:周晓雨。 扫码关注王尚老师微信公众号teacherws,免费获取物理教学视频资料。 收藏这篇文章到:
高中物理知识体系图 |
||||||
© 2001 gaozhongwuli.com 高中物理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