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能定理近半个世纪的几百份高考物理试卷中,都有对动能定理的考察,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从动能定理的基本概念、表达式、根源、意义、命题特点、使用步骤等方面来做详细的解析。先来看王尚老师视频讲解,动能定理的概念介绍在视频下方。 王尚老师为动能定理录制了若干视频,下方分享两道典型例题,获取更多动能定理视频请添加微信teacherws 手机端看不方便,建议电脑端登陆gaozhongwuli.com,调为全屏设置高清分辨率。 视频1:动能定理典型题讲解 视频2:动能定理典型题讲解 动能定理的基本概念合外力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改变量,这就是动能定理的内容。动能定理还可以表述为:过程中所有分力做的功的代数和,等于动能的改变量。 这里的合外力指研究对象受到的所有外力的合力。 动能定理的表达式动能定理的基本表达式:F合s=W=ΔEk; 动能定理的其他表示方法: ∫Fds=W=ΔEk; F1s1+F2s2+F3s3+……=ΔEk; 功虽然是标量,但有正负一说。最为严谨的公式是第二个公式;最常用的,有些难度的却是第三个公式。
动能定理根源我们来推导动能定理,很多学生可能认为这是没有必要的,其实恰恰相反。 近几年的高考物理试题,特别注重基础知识的推导和与应用。理解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联,能够帮你更好的理解物理考点。 在内心理解了动能定理,知道了它的本源,才能在考试中科学运用动能定理来解题。动能定理的推导分为如下两步: (1)匀变速直线运动下的动能定理推导过程 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则其受力情况为F合=ma; 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2as=v2-v02;方程的两边都乘以m,除以2,有: mas=½(mv2-v02)=Ek2-Ek1=ΔEk; 上述方程的左端mas=F合s=W; 因此有:F合s=W=ΔEk; 这就是动能定理在匀变速直线运动情况下的推导过程。 (2)普通直线运动模式下动能定理的推导过程 运用微积分wuli.in的思想,我们普通运动模式进行拆分,将其肢解为非常小的一段一段的运动(微元法应用;请同学们思考下位移公式的推导过程)。 当我们的运动模式被无限分割后,每一小段都可以认为是匀变加速直线运动模式(要么a>0;要么a<0;要么a=0)。 对任何一段(从t=m到t=n),我们都可以利用(1)中的推理过程得到W=F合s=man=En-Em 对整个过程,我们有: W总=W1+W2+W3+……=ma1+ma2+ma3+……=(E2-E1)+(E3-E2)+(E4-E3)+……+(En-Em)+……=E末-E初 即,W总=E末-E初;这就是普通的直线运动模式下的动能定理推导过程。 曲线运动模式下,动能定理也是成立的,其推导过程不再这里分析,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去研究下。 动能定理的意义无论是研究外力做的功,还是求物体动能的变化,除了最基本的定义外,我们有了另一条求解途径。 动能定理建立起过程量(功)和状态量(动能)间的联系。 我们在分析复杂运动模式时,除了牛顿动力学内容外,还可以借助于动能定理,避开中间复杂的(求加速度等)过程。 动能定理与其他考点联系动能定理和其他知识点的联系太多了。比如,圆周运动的问题 ,竖直面内从最低点到最高点的运动,就是要借助动能定理来求解的。 复杂的两个(或三个)物体,在摩擦力下的运动,有时候用牛顿定律求解很不好求,用牛顿定律+动能定理联合求解,往往会变得简单。 动能定理还会与静电场的问题结合起来,比如求解库仑力做功的问题,因为是变力做功,没有办法直接根据功的定义求解,所以往往是通过动能定理来计算的。 与电磁感应结合,也是动能定理常见的考题。这种情况下往往是研究导体棒运动,在摩擦力、安培力、外界拉力下导体棒动能的变化问题。 如果你仔细分析,你还会发现,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方程,与动能定理也非常的近似,或者是动能定理方程的在光学中的推广。 总之,动能定理这个考点太灵活了,几何可以和任意的一个章节结合在一起命题。所以从力学能量开始,任何一个章节遇到复杂的功能关系的问题,同学们要有意识的思考动能定理能不能应用。 应用动能定理解题的步骤总结(1)确定研究对象和研究过程。动能定理的研究对象只能是单个物体,如果是系统,那么系统内的物体间不能有相对运动。(原因是这时系统内所有内力做的总功不一定是零,会产生或释放其他形式的能量)。 (2)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研究对象以外的物体施于研究对象的力都要分析,含重力)。 (3)写出该过程中合外力做的功,或分别写出各个力做的功(注意功的正负)。如果研究过程中物体受力情况有变化,要分别写出该力在各个阶段做的功。 (4)写出物体的初、末动能,按照动能定理公式列式求解。 应用动能定理解题的注意事项1.动能定理内的物理表达量都是标量式,当合外力对物体做正功时,Ek2>Ek1物体的动能增加;反之则Ek1>Ek2,物体的动能减少; 2.动能定理研究的对象应为单一的物体,或者可以当做整体的物体系;如果不是一个整体,那么就有矛盾:到底分析哪个物体所受到的合外力?研究哪个物体的始末态动能? 3.动能定理的计算式一般以地面为参考系;各个速度都是以地面为参考系的(不能代入相对速度)。王尚新书物理自诊断每道题都有视频讲解,哪道题不会扫题旁二维码即可看视频,学习更高效考试分数更高,欢迎微信teacherws咨询。 4.动能定理适用于直线运动,也可使用于曲线运动;适用于恒力(合外力)做功,也适用于变力做功;力可以分段作用,也可以同时作用,求出各个力所做功的正负代数和即可,这就是动能定理(相对牛顿动力学)的优越性。 5.动能定理的合外力是物体所有的外力之和,在列式计算的时候,画出受力图来,列公式时不要丢力。 动能定理与机械能守恒的区别和联系区别 1动能定理的研究对象是单独一个物体,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研究对象一般是多个物体构成的系统;也可以是一个物体。 2动能定理公式等号的左侧是合外力所做的功,右侧是动能的改变量;是功和能之间的联系。机械能守恒定律公式等号的左侧是一种状态的机械能之和,右侧是另一种状态的机械能之和;是能量不变的方程。 联系 1都可以不去分析具体的加速度、时间来研究能量的变化。 2都可以用来求解动能(速度大小)或动能的改变量。 动能定理学习问题与王尚老师回复学生问题:1:什么时候用动能定理,什么时候用机械能守恒定律?遇到综合题解题分析时如何考虑呢? 王尚老师:我还是建议你除了做物理自诊断的题外,还要多看我的视频讲解。在物理自诊断专题19专题20的很多视频中,我都进行了对比分析。动能定理只能研究单个物体(或者可以看出单个物体的整体),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前提条件是,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因此,单独一个物体的,优先考虑动能定理,多个物体且满足只有重力弹力做功的,优先考虑机械能守恒定律。多个物体且机械能不守恒的,考虑能量守恒定律。建议认认真真把物理自诊断专题19专题20的题都做了一遍进行对比分析,多看我的视频解析。 学生问题2:王尚老师您好,物理自诊断中一些复杂题是用动能定理求解的,特别是复杂过程考虑始末态直接用动能定理确实很简单,这类问题我遇到的,总是想不到用动能定理可咋办啊?有什么技巧吗? 王尚老师:您仔细分析物理自诊断的一些题,就能有所感触。比如动能定理专题的例3例5,就是研究变力做功的问题,一个是力在变化,另外一个是轨迹是弧线而非直线,类似的问题有很多。根据功的基本求解公式,这类题是绝对求解不出来的。这类题,肯定是动能定理的应用。可能你想说,机械能守恒不行吗?不行,这是因为机械能研究的是能量,并没有做功的因子在里面啊。另外还有物理自诊断专题20的例8你也要多想想。例8是多过程问题的动能定理使用,你要是单个过程研究(牛顿动力学),那得研究到什么时候?专题22的例9第三问,你也可以思考下,你想一想这类问题,不用动能定理能做出来吗?显然是不行的,为啥呢?因为运动过程中,弹簧弹力始终在变化啊,加速度就不固定。遇到了非匀变速运动问题,变力或运动轨迹复杂的问题,往复运动问题,特别是题目要求计算功的,你得主动往动能定理这里想。做题做对了还没完,一定要反思多总结。 学生问题3:动能定理与机械能守恒到底如何选择? 王尚老师:如果都成立,我个人还是喜欢用动能定理,这是因为动能定理不用规定零势能面,少一个步骤,节省了书写汉字的十几秒钟时间。我说过,有95%的高考生做不完物理考试卷子,十几秒钟的考试时间在高考考场上是非常宝贵的。我归纳了下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在解题上的选择: (1)单独一个物体,或多个物体组成的整体(彼此没有相对运动)二话不说就先尝试动能定理。(注意动能定理的第二表达式,各个力做功代数和等于动能改变量,考这个公式的题更多。) (2)如果物理考题中有多个物体(含弹簧)的运动过程,且满足只有重力、弹力做功,大部分情况下在考机械能守恒定律。 (3)摩擦力出现,一般否掉机械能守恒定律,这道题考的十之八九是动能定理。要是设计多个物体,比如某个物块冲上木板车,还可能配合能量守恒定律来求解。 (4)常见的能量有五种,文章底部的参考文献有详细介绍,这里做一个列举: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内能(包括两类:摩擦热与焦耳热)+电势能。对高一学生而言,电势能还没学;原文作者王尚老师。能量守恒的表达式,就是这五种形式能量加起来是不变的。 (5)如果一道力学综合题中,出现时间t和加速度a的问题,这类题十之八九不是考动能定理,也不是考机械能守恒,而是在考察牛顿动力学(牛二定律+直线运动三方程)。当然了,辅助去列动能定理或机械能守恒定律方程,也是可以的。 (6)摩擦生热的公式是Q=μN△x,△x指的是相对位移。这个是Q的定义式,考试可以直接用。用摩擦生热的方程,能量守恒定律。因为此时机械能不守恒,摩擦生热对应的是内能,动能定理不包括这个因子。上述知识的梳理,同学们可以借助物理自诊断的专题19,20和21中的例题和配套的视频来进一步理解。 参考文献机械能守恒定律公式汇总 http://gaozhongwuli.com/top/481769.html 动能定理内容及表达式 http://gaozhongwuli.com/zongjie/wen/482002.html 机械能守恒定律 http://gaozhongwuli.com/zongjie/kaodian/43172.html 功能关系 http://gaozhongwuli.com/zongjie/kaodian/43174.html 高中物理常见能量汇总 http://gaozhongwuli.com/zongjie/kaodian/437853.html 动量守恒定律 http://gaozhongwuli.com/zongjie/kaodian/43176.html 摩擦生热公式 http://gaozhongwuli.com/zongjie/kaodian/437761.html 动能定理与机械能守恒定律解题使用对比 http://gaozhongwuli.com/zongjie/wen/482000.html 作者与版权信息作者:王尚,齐思源,责任编辑:苏阳,版权归属高中物理网(gaozhongwuli.com),禁止转载。 扫码关注王尚老师微信公众号teacherws,免费获取物理教学视频资料。 收藏这篇文章到:
|
||
© 2001 gaozhongwuli.com 高中物理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