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高中物理选修3-4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实验就是利用双缝干涉特点来测量光的波长。 下面我们从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实验器材、操作步骤等方面详细解析该实验。 1实验目的(1)观测白光及单色光的双缝干涉图样 (2)测定单色光的波长λ 第一步为定性观察实验,第二步为定量测量实验。有的学校实验室不做定性观测实验,直接测量某种光的波长。 2实验原理(1)光源发出的光经滤光片成为单色光,单色光通过单缝后相当于线光源,经双缝产生稳定的干涉图样,通过屏可以观察到干涉条纹;如果用白光通过双缝可以观察到彩色条纹。 (2)若双缝到屏的距离用l表示,双缝间的距离用d表示,相邻两条亮条纹间d的距离用Δx表示,则入射光的波长为λ 。 实验中d是已知的,测出l、Δx即可测出光的波长λ; 3实验器材双缝干涉仪包括:光具座、光源、滤光片、单缝、双缝、遮光筒、毛玻璃屏、测量头,另外还有学生电源、导线、刻度尺 4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将直径约为10cm、长约为1m的遮光筒平放在光具座上,筒的一端有双缝,另一端装上毛玻璃做光屏。 光屏其上有刻度,便于读取干涉条纹间距。 先取下双缝,打开光源,调节光源高度,使他发出的一束光恰好沿遮光筒的轴线照亮光屏。 然后,放好单缝和双缝,两屏相距5cm-10cm,使缝互相平行,且位于轴线上,这时可看到彩色干涉条纹(因为是白光)。 若在单缝屏和光源之间放置一块滤光片(把其他光过滤后为单色光了),则可以观察到单色光的干涉条纹。 图注释:咱们目前新版教材上用的是激光(较好的单色光)作为光源,那样可以去掉白炽灯和单缝了。 上图是原始版的图,利用滤光片过滤杂光,通过单缝后光相干度更好,便于后面的双缝干涉。当然,这也是实验常考的。 5实验步骤(1) 调节双缝干涉仪,观察光的双缝干涉现象。 (2) 用单色光入射得到干涉条纹,测出n条亮条纹的距离a,得相邻条纹间的距离△x=a/n; (3) 利用已知的双缝间距d,用刻度尺测出双缝到屏的距离l,根据物理公式l*λ=△x*d计算出波长λ; (4) 换用不同颜色的滤光片,观察干涉条纹间的距离有什么变化,并求出相应的波长λ1、λ2…… 6实验的注意事项(1)调节双缝干涉仪时,要注意调节光源的高度,使它发出的一束光能沿着遮光筒的轴线把屏照亮 (2)放置单缝和双缝时,缝要相互平行,中心大致位于遮光筒的轴线上 (3)调节测量头时,应使分划板中心刻线对齐条纹的中心,记下此时手轮上的读数,转动测量头,使分划板中心对齐另一条纹的中心,记下此时手轮上的读数,两次读数之差就表示这两条条纹间的距离 (4)不要直接测Δx,要测几个条纹的间距通过求平均值来计算得到Δx,这样可减小误差。 (5)白光的干涉观察到的是彩色条纹,其中白色在中央,红色在最外层。 同学们可以观测一下白光的干涉情况,并通过单色光的干涉来反思为什么白光的条纹与单色光不一样,进而更进一步了解光的波动性。 扫码关注王尚老师微信公众号teacherws,免费获取物理教学视频资料。 收藏这篇文章到:
|
||
© 2001 gaozhongwuli.com 高中物理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