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杨振宁简介杨振宁,安徽省合肥县(今肥西县)人,著名美籍华裔科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其主要贡献有: 于1954年提出的规范场理论,并在70年代发展为统合与了解基本粒子强、弱、电磁等三种相互作用力的基础。 1957年杨振宁与李政道提出的“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观念被实验证明,继而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杨振宁在统计物理、凝聚态物理、量子场论、数学物理等领域做出多项贡献。 杨振宁获得的主要奖励1957年杨振宁获诺贝尔物理学奖(Nobel Prize, Physics)。 除此之外,还获得过美国国家科学奖章及拥有多项荣誉学位,还被誉为是“全才的三个理论物理学家之一”。 1980年获拉姆福德奖(Rumford Prize)。 1986年获美国国家科学奖章(U.S. National Medal of Science); 1993年获本杰明.富兰克林奖章(Benjamin Franklin Medal); 1994年获鲍尔奖(Bower Award); 1996年获玻戈留玻夫奖(N. Bogoliubov Prize); 1999年获昂萨格奖(Lars Onsager Prize); 2001年获费萨尔国王国际奖(King Faisal International Prize)等。 杨振宁的少年时代杨振宁生长在中国中部一个围有城墙的城市——合肥。当时,合肥只是安徽中部的一个小县城(当时安徽省省会是安庆),这个城市的街道是没有路面的,城门很窄,以致30年代第一部汽车开来时无法通过。 那个年代大部分居民是文盲。由于闭塞,杨振宁直到6岁才第一次看见香蕉。 少年时代对杨振宁学习影响最大的应该是他的父亲。杨振宁的父亲是当地中学的数学教师,他通过了一次奖学金考试,得以出国,去芝加哥大学读书,回国后在厦门大学教书,以后去了北京的清华大学。 杨振宁本人也追随他的父亲,走上了学术道路。他说:“我很幸运,上百万和我同龄的人不是饿死就是面对军阀混战。” 他住在北平一个学术性的社区内,沉浸在一个重视研究、重视知识的社区中。他的父亲很快就发现儿子有数学天才,可是并没有直接教他数学。杨振宁说:“父亲的哲学是‘不要着急’。” 在谈天时杨父偶尔会向儿子提出数学难题。 可是父亲也认识到教育需要均衡,文理都要学习才能全面发展。在杨振宁念完中学初一时,父亲请了一位同事来教他中国的古文。经过两个夏天的紧张学习,年轻的杨振宁几乎就能背诵孔子的门徒孟子的全部著作。 1937年日本入侵,杨振宁的家庭不得已离开北平,杨振宁的父亲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任教。 值得一提的是,几十年后年轻的杨振宁也进了这所大学,受教于一些当时中国最杰出的科学家。他们之中有些以后去了美国,其中包括陈省身。陈省身现在已经从伯克莱加州大学退休,许多人都认为他是现在活着的最重要的微分几何学家。 在昆明时,杨振宁开始努力提高他的英文。他的学习方法是,不用字典来念英文小说。 他选的第一本小说是斯蒂文森的著作《金银岛》。这部小说里有和大海有关的俚语,因而很难念。他花了一个星期,念完了这本书,接着念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在熟读这两本书以后,杨振宁说:“以后学习英文就容易了。” 杨振宁还有去西方世界的另一原因:他对美国初期的科学家兼政治家富兰克林很崇敬,富兰克林的自传激励了杨振宁。因此,杨去美国后他取名为富兰克,并将第一个孩子的英文名字取为富兰克林。 杨振宁的中学求学中学时代的杨振宁聪明而早慧,数学念得非常好。 有一天,他认真地对父亲说:“爸爸!我长大了要争取得诺贝尔奖!”从心底里盼望儿子有出息的杨武之,十分清楚诺贝尔奖的份量。 他鼓励儿子说:“好好学吧!”没想到,这个玩笑,在西南联大一传十、十传百地传了开来,人们戏言:“杨武之的儿子数学很好,为什么不子从父业攻读数学而学物理?哦,因为数学没有诺贝尔奖!” 杨振宁在高中时只读过化学而没有读过物理,所以他报考联大时考的是化学系。可1938年11月底入学后,他发现自己对物理学更有兴趣,又转到了物理学系。联大1938年入校的新生里,16岁 杨振宁的杨振宁,是同学中年龄最小的一个。 此时的西南联大,学生宿舍是土墙茅草房或土墙铁皮房,教室是铁皮顶的房子,下雨时会叮叮咚咚响个不停。教室的地面是泥土地,没过多久就变得七坑八洼。 窗户没有玻璃,风吹时必须用东西把纸张压住,否则会被吹掉下来。听课坐的是在椅子右边安上一块形似火腿却只能放一本书的木板的“火腿椅”。但师生们苦中作乐,幽默地称吃的掺带谷子、稗子、沙子的糙米饭是“八宝饭”,穿的通了底的鞋是“脚踏实地”,前后都破洞的鞋是“空前绝后”。 西南联大在学制和课程编制上,采取“学分制”为主体的“共同必修课”和“选修课”三者结合的制度。大学本科四年,必须学满130—140个学分(各系不完全一样),经考试合格(任何一科都不准补考)才能毕业,因而不少学生考取联大却读不到毕业。 在联大接受过教育的8000余人中,正式毕业生只有2522人(休学、参军者不计在内)。到1942年7月毕业时,联大物理学系最终完成学业者只有9人。 杨振宁本科毕业获理学学士学位后,考入本校研究院理科研究所物理学部读研究生。读研究生期间,杨振宁住在联大昆中北院研究生宿舍。这栋宿舍是年久失修的二层小楼。与他同室居住的有凌宁、金启华和顾震潮,黄昆和张守廉也偶尔来住几天。这些中华民族未来的精英们聚于一起,在陋室里交谈切磋,结伴探索着科学的奥秘。不过,杨振宁在读时的物理学系和物理学部,教授们虽想方设法办起了普通物理、电学、光学、无线电、近代物理等5个实验室,但由于缺乏仪器,实验不足,研究工作只好偏重于理论方面,教师们的研究成果也大多限于理论上的探讨。 1944年7月,研究院6位研究生毕业。此时,获理学硕士学位的杨振宁才21岁,也是6位毕业生中年龄最小的。 杨振宁在联大短短的6年,却对他的一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杨振宁于《读书教学四十年》中回忆说:“我在联大读书的时候,尤其是后来两年念研究院的时候,渐渐地能欣赏一些物理学家的研究风格。” “我在物理学里的爱憎主要是在该大学度过的6年时间里(1938—1944)培养起来的。” “西南联大是中国最好的大学之一。我在那里受到了良好的大学本科教育,也是在那里受到了同样良好的研究生教育。” 杨振宁大事件年历1922年 10月1日生于安徽合肥。 1938年 考入西南联大。 1942年 大学毕业,旋即进入西南联大的研究院。 1944年 以优异成绩获得硕士学位。 1945年 赴美入芝加哥大学。 1948年 获博士学位。 1949年 进入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做博士后。 1956年 和李政道共同发现宇称不守恒。 1957年 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71年 在美国科学家中率先访华。 1986年 返国参加中研院院士会议。 1994年 荣获美国费城富兰克林学院颁发之波维尔(Bower)奖。 1996年 获清华、交通两所大学颁授荣誉博士学位。 杨振宁的婚姻情感杨振宁的结发太太是杜聿明的女儿杜致礼,2003年10月因病过世。2004年底至2005年初,82岁高龄的杨振宁与28岁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翻译系硕士班学生翁帆再一次步入婚姻殿堂。 杨振宁的子女1951年长子杨光诺出生,现为电脑工程师。 1958年次子杨光宇出生,现为化学家。 1961年女儿杨又礼出生,为医生 。 2000年,三个子女全部定居美国。 下方为物理网编辑从网络上节选的关于杨振宁的相关报道。 杨振宁写诗赞翁帆本段是2008年的报道。 此前有媒体报道,现年82岁的杨振宁,今年11月5日与28岁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翻译系硕士班学生翁帆在北京订婚,预计明年1月结婚。杨振宁形容翁帆为“上帝恩赐的最后礼物,给我的老灵魂,一个重回青春的欢喜”。杨振宁曾写诗赞美翁帆轻盈灵巧可爱俏皮。 报道还说,杨振宁和翁帆订婚后,才将消息告诉他在美国的孩子和他的弟弟妹妹,他的亲人都深表祝福。杨振宁的太太杜致礼去年10月因病过世。去年12月,杨振宁便从美归来,定居清华园,在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工作。这个学期,杨振宁还在为清华大学本科生讲授普通物理课程。 昨日,翁帆呆在自己住的地方准备论文,上午还接了一些汕头大学老同学和熟人打来的祝福电话,下午她便开始拒听电话,婉拒了所有媒体的采访要求,因为她不希望对自己的生活有打扰。记者通过翁帆好友获知,翁帆将和杨振宁沟通过后,再一起面对媒体。 早期南方都市报对翁帆(杨振宁现任妻子)的报道下文系2004年的报道节选。两人年龄相差54岁,杨振宁将其形容为“上帝恩赐的最后礼物”。 据翁帆的同学说,翁帆身高1.60米,其人非常清瘦。她皮肤白晰,有一双大眼睛,讲话轻柔。她从小就长得像个洋娃娃,拥有不少男生喜欢的梦幻气质。给人感觉“永远长不大”,外貌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小几岁。翁帆家在广东潮州,家境属小康水平,无论是上学或是工作后,她基本处于衣食无忧的状态,所以也造就了她“纤尘不染、不食人间烟火”的气质。 提起翁帆,大家的说法都相当一致:“一个非常文静的女孩子,很漂亮很温柔,而且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小,大约只有20岁的样子,待人接物也非常温和”。翁帆的一位好朋友告诉记者,对于订婚一事,翁帆本人守口如瓶。11月份订婚以后,翁的表现也和以往一样,没有什么改变,大家知道了这件事以后问她,她也不说。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师告诉记者,今年暑假杨翁两人一同外出旅游,在11月5日宣布订婚,学校里很少有人知道此事。她的同学说,近段时间大家都在忙着找工作,但翁帆看起来没有任何求职的“动作”,平时也似乎没有太多压力,可能有继续深造读书的念头。 清华为杨振宁举办90岁大寿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2012年6月30日在清华大学度过了90岁生日,并获得了校方赠送的刻有其重大贡献的黑水晶一尊。 清华大学赠送礼物黑水晶上刻有杜甫的诗句“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水晶四周镌刻着杨振宁的四个重要学术贡献:“规范场理论”、“宇称不守恒理论”和他在统计力学、高温超导方面的成就。 杨振宁从该校党委书记胡和平手中接受了这一礼物,并答谢称,自己活到90岁,一生接受过许多大大小小的礼物,这是此生获得的“第二重要礼物”。 杨振宁36岁的妻子翁帆在台下静静坐着聆听他发表感言。2004年二人结婚时,杨振宁曾说,“翁帆是上帝给我的最后一个礼物”,不知彼时 杨振宁教授和娇妻翁帆“最后的礼物”是否亦是今日“最重要礼物”。8年过去,二人生活也可用“琴瑟和谐”形容。清华大学校方此前曾想为杨振宁90寿辰开一盛大庆祝会,被杨婉言谢绝,只同意办一小范围的“家宴”,请由他亲自筹备的高等研究院诸位“家人”做一简朴学术交流。该研究院由杨振宁2004年回清华大学创立并任名誉主任。清华高等研究院用系列学术活动纪念杨振宁90大寿。96岁的数学家林家翘,该校前任校长顾秉林、王大中等和杨振宁颇有渊源的学术大家聚集一堂,对杨振宁表示生日祝福。 由杨振宁倡议建立的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28日至29日举行了成立15周年院友学术交流会,25位曾在高等研究院学习和工作的院友带来了多场专题学术报告,他们以丰硕的科研成果为杨振宁送上一份特殊的生日贺礼。清华大学校长陈吉宁说,已经运行15年的高等研究院对清华的改革创新具有重要影响。该校在人事制度上的许多改革,如教师年薪制和“非升即走”的试行,以及学生培养模式的改革,如“数理基科班”的设立和“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等,都从研究院的探索和发展中获得很多启迪和经验。 网络盛传,分道扬镳40年 杨振宁与李政道决裂始末一九五七年杨振宁与李政道因为「宇称不守恒」理论的贡献,成为率先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但两人多年后交恶,于一九六二年形同陌路的决裂分手,不但国际科学界引以为憾,日后在返回中国大陆贡献科学成就的各种场合,杨、李不合也成为中国科学发展上的一件阴影。而两位当代中国大科学家的对撞起因,即在一篇经典性论文的排名先后问题,有关诺贝尔颁奖过程的不同待遇,也种下两人心结。 今年是杨振宁八十岁大寿,科学报导作家江才健继科学家《吴健雄传》,再度执笔中国科学大师传记,由天下文化出版发表《规范与对称之美-杨振宁传》。这本传记不仅叙述了杨振宁的童年和成长历程,也包括其亲情生活与科学成就。最引人注意的章节之一即杨、李失合的来龙去脉。书中杨振宁也提出一九八九年、他写给老师、已故中研院长吴大猷的信,那是两人交恶多年后,杨振宁对老师报告两人合作情形。 而江才健也在作者后记指出,他曾去信给李政道希望能采访他,李政道没有回信,而过去香港电视台制作杨振宁电视专辑时,李政道也拒绝了接受访问。 天才遇见天才惺惺相惜 一九四六年杨振宁、李政道初次见面时,杨振宁已经是芝加哥大学名声鹊起的一位天才研究生,一九四六到四九年杨、李关系非常密切,杨振宁在中国早已念完硕士,在芝加哥大学自然成为只念过二年大学李政道的兄长,李不管是选课,或者碰到不懂的问题,都会去请教杨振宁。 两人合作起于一九四九年,共同合写第一篇论文,合作作者还有一位学者布鲁斯。一九四九年杨振宁离开芝加哥到普林斯顿高等研究学院,杨振宁还向欧本海默推荐李政道,李接下两年聘书与杨振宁做邻居。 杨振宁刚写完一篇统计物理易新模型理论,李政道来了之后,两人在此基础上合写两篇统计物理学理论,第二篇论文结论,单位圆定理,在统计热力学成为一个经典性的发展。 论文排名先后种下心结 两人的不合关键,还在于这两篇论文两人的排名。为什么头一篇杨振宁的排名在前,李在后,而第二篇是李政道在前。 李政道自己在六十岁出版《李政道论文选集》一篇〈破坏了的宇称〉指出,第一篇论文当中有两个定理,「大部分是我证明的」。写完那篇论文,杨振宁问他是否介意把他的名字放在我的前面,李写道,「因为他比我年长几岁。我对于这个要求感到惊讶。但是由于中国尊敬长者的传统,我同意了。」后来李政道检视科学文献,认为这对他不公平,因此第二篇论文排名反转过来,虽然那篇论文中间的单位圆定理最关键是杨振宁做的。 杨振宁对于李政道在事隔多年以后,对于这个排名的问题的回忆,大吃一惊。因为杨振宁与李合作之前,和费德曼、蒂欧姆诺两人合写的论文都排名在前,且与李政道合写论文都是他带头做,且论文也都是他执笔。而杨振宁确曾为了这个小老弟毕业后,发展不顺利,为了帮助他,愿意将排名摆前。杨振宁的夫人杜致礼因女人「第六感」直觉阻止此事,认为李不值得信任,才会有一篇文章排名在前,一篇在后。这是两人关系的第一次裂痕。 13年合作终止形同陌路 一九五六年两人合写一篇论文,得到诺贝尔奖,合作关系在近代物理科学历史上,相当罕见。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长欧本海默说,他最喜欢看到的景象,就是杨、李走在普林斯顿草地上。 杨、李亲密关系转为冲突,关系正式破裂,关键在于美一九六二年美国《纽约客》杂志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讲到两人如何研究弱作用中宇称不恒守问题而得到诺贝尔奖的经过。报导的作者伯恩斯坦与李政道比较熟,杨振宁曾意识到李政道会藉这篇文章来歪曲他和李合作的关系,后来证实他这个想法,文章命名为〈宇称的问题〉〔A Question of Parity〕。英文有双关语的意思,外行人看起来变成「平等的问题」。 杨振宁读过访问的稿子,曾请普林斯顿的欧本海默出面制止文章刊登,文章还是刊登了。两人终于决裂,而科学界非常震惊。 颁奖差别待遇阴影难消 写过爱因斯坦传的科学家派斯说过,要了解杨振宁、李政道的决裂,须对中国文化有更多了解。派斯直觉猜测,杨李之间的兄弟情,有中国文化的义气关系,这是问题的所在。 李政道后来曾写文章说了,一九五七年到瑞典颁奖,杨振宁问他,可否按年龄大小顺序来领奖。 后来外面也流传说法,李政道对于颁奖时,杨振宁住最好的房间,他的房间就差一点,而且由杨振宁夫人杜致礼和国王走在一起,而不是他的夫人秦蕙君。 两人不讳言,诺贝尔奖的盛名在两人关系投下阴影。物理学家戴森与杨振宁是邻居,戴森儿子过生日,杨的大儿子杨光诺来他家,一个妈妈问他将来做甚么,只有七、八岁大的杨光诺回答,「我要一人得诺贝尔奖。」 更有人说,他们是为了彼此太太们间的事合不来。杨振宁自己讲过一个故事,他访问中国,周恩来总理请吃饭,试图想调解此事。周恩来先问,他们是否不合,杨说,是的。接著周恩来又问,是为夫人而不合?杨说,不是。聪明的周恩来就不说话了。文章由物理网(gaozhongwuli.com)编辑整理,谢绝转载。 扫码关注王尚老师微信公众号teacherws,免费获取物理教学视频资料。 收藏这篇文章到:
|
||
© 2001 gaozhongwuli.com 高中物理网 |